什么是全面履行原則
一、全面履行原則的定義
全面履行原則,又稱“正確履行原則”或“適當履行原則”,是指當事人按照合同規定的標的及其質量、數量,由適當的主體在適當的履行期限、履行地點,以適當的履行方式,全面完成合同義務的履行原則。
同是雙方當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而訂的,合同中的各項條款都反映了當事人所追求的目的和實際承受能力,如果不嚴格按照合同條款全面履行,權利人的合同目的就可能落空,從而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所以,當事人應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
二、全面履行原則包括以下內容
1、履行的主體
合同的履行必須由雙方當事人來親自完成。由他人代替自己履行,即債務承擔,應經合同債權人的同意,否則,債權人可拒絕接受履行。特殊情況下,合同義務也可以由第三人代替其履行。有些合同由其性質決定了只能由合同債務人親自履行。如承攬合同,承攬人必須以自己的機器設備、技術和力量,完成加工成果。在基于雙方對人身的信任而訂立的合同,其義務也不能代替履行。如基于信任而請某人授課。
2、履行的標的
合同債務人應按照合同規定的品種、質量、期限、交貨地點等履行自己的義務。
1)產品數量。產品數量由雙方在合同中確定。數量的計量方法,應按國家規定執行;沒有國家規定的,按雙方商定的方法執行。
2)產品的質量。雙方應對產品質量作出明確規定。如規定不明確,按照國家質量標準執行,沒有國家質量標準的,按照通常標準執行。
3)履行地點。如雙方約定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給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其他標的在履行義務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4)價款。如雙方約定不明確,按照國家規定的價格履行;沒有國家規定價格的,參照市場價格或者同類物品的價格或者同類勞務的報酬標準履行。
5)期限。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
全面履行原則的具體內容表現為:按照合同約定的主體履行;按照合同約定的標的履行;按照合同約定的質量履行;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款或者報酬履行;按照合同約定的履行地點履行;按照合同約定的履行期限履行;按照合同約定的履行方式履行。
3、履行的方法
各種合同的履行方法,法律法規有規定的,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履行;沒有規定的,按照雙方當事人協商的方法履行。
全面履行與實際履行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實際履行強調債務人按照合同約定交付標的物或者提供服務,至于交付的標的物或提供的服務是否適當,則無力顧及。全面履行既要求債務人實際履行,交付標的物或提供服務,也要求這些交付標的物、提供服務符合法律和合同的規定。可見,全面履行必然是實際履行,而實際履行未必是全面履行。全面履行場合不會存在違約責任,實際履行不適當時則產生違約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資企業撤資流程
2020-12-17交通事故鑒定書
2021-01-03婚后是否可公證來確保個人財產
2021-01-06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新《保險法》增強了保險的保障性
2021-02-25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保險公司追償沒財產執行怎么辦
2021-01-25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保險公司理賠務工標準
2021-01-29機動車保險條款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3-13保險經紀公司違法行為的原因有哪些
2020-11-11財產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方式
2021-02-21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被保險人或投保人保戶須知
2021-02-03投保意外險必須注意的幾點
2021-02-11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土地轉讓的費用有哪些
2021-02-13劃撥土地可以公證嗎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