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合同中的抗辯權制度規定是如何的
在雙方合同中,合同當事人都承擔義務,往往一方的權利與另一方的義務之間具有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關系。為了保證雙務合同中當事人利益關系的公平,法律做出了規定:當事人一方在對方未履行或者不能保證履行時,一方可以行使不履行的保留性權利,這就是對抗對方當事人要求履行的抗辯權。合同履行中的抗辯權有下列幾種:
一、同時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后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或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履行的要求。
同時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為: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且雙方債務有對價關系。
(2)債務同時到期,可以同時履行;雙方的對等給付是可能履行的義務。
(3)當事人一方的履行不符合約定,即瑕疵履行的另一方可對有瑕疵的履行部分行使抗辯權。
二、先履行抗辯權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的要求;先履行一方不符合約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先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為:
(1)由同一雙務合同產生的互負債務。
(2)債務有先后履行順序,這種順序一般由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或按交易習慣能夠確定。應先履行的債務有履行可能。
(3)應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即全部或部分瑕疵履行。
三、不安抗辯權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終止履行:
(1)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2)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3)喪失商業信譽;
(4)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由上述規定可見,不安抗辯權的使用條件為:
(1)雙務合同,且后履行債務的一方當事人的債務尚未至履行期限。
(2)后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
不安抗辯權是預防性的保護措施,當一方情況發生變化,另一方先履行會造成損失時,法律依據公平原則作出上述規定。為防止不安抗辯權的濫用,法律規定當事人在行使此項權力時,一定要有確切的證據。
通過對上文的閱讀相信大家對此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可以知道,合同履行中的的抗辯權分為了同時履行抗辯權、先履行抗辯權以及不安抗辯權這三種情形。如果您還需要了解關于合同履行的條件等的其他相關的法律知識,歡迎在律霸網進行咨詢,這里有專業的律師來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業匯票包括哪些
2021-03-10交通事故賠償強制執行期限
2020-11-09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死緩一審中院管轄嗎
2021-03-24交通事故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0-11-16夫妻一方把房屋贈給他人有效嗎
2021-03-07繼承權按照哪些序依次行使
2020-12-30故意在超市摔倒超市有責任嗎
2020-12-15勞動合同變更的方式
2021-03-21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50萬重疾險一年多少錢
2020-12-07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購買車險警惕哪些陷阱
2021-02-17國有土地出讓違約金可減免嗎
2021-01-28外嫁女是空掛戶嗎,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3農村宅基地拆遷是否有補償
2021-03-12在拆遷區的二手房買賣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