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
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從以上條款中可以看出,損失賠償不是必然要約定的,如合同中未約定損失賠償,但,違約方給守約方造成損失的,仍應當賠償。對于金錢給付義務中,因遲延支付,最直接也最易被預見的應當就是利息損失,即該筆款項被占用后,債權人無法進行存款獲取利息收入等增值行為,或債權人因急用該筆資金未得而不得不向第三人借款而必須支付利息。
合同違約賠償的原則有哪些?
1、完全賠償原則。是指因違約方的違約行為使受害人遭受的全部損失,都應由違約方負賠償責任。即違約方不僅應賠償對方因其違約而引起的現實財產的減少,而是應賠償對方因合同履行而得到的履行利益。這是對受害人利益實行全面的、充分的保護的有效措施。從公平和等價交換原則看,由于違約方的違約而使受害人遭受損害,違約方也應以自己的財產賠償全部損害。當然,這種賠償應限制在法律規定的合理范圍內。
2、合理預見原則。完全賠償原則是對非違約方的有力保護,但從民法的基本原則出發,應將這種損害賠償限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3、減輕損害原則。也叫采取適當措施避免損失擴大原則,是指在一方違約并造成損害后,受害人必須采取合理措施以防止損害的擴大,否則,受害人應對擴大部分的損害負責,違約方此時也有權請求從損害賠償金額中扣除本可避免的損害部分。也就是將減輕損害作為受害人的一項義務看待,并以此限制違約方的賠償責任。
4、損益相抵原則。又叫損益同銷,是指受害人基于損害發生的同一原因而獲得利益時,應將所受利益從所受損害中扣除,以確定損害賠償范圍。這是確定賠償責任范圍的重要規則。根據這一規則,違約既使受害人遭受了損害,又使受害人獲得了利益時,法院應責令違約方賠償受害人全部損害與受害人所得利益的差額,這是凈損失、真實損失,但并不是減輕違約方本應承擔的責任。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未生效合同可以表現為生效的條件還未達到,或者是由于約定的期限并未達到的行為。這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使得合同未生效。如還有其他疑問想找律師咨詢,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業病診斷鑒定程序是怎樣的
2021-02-07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服刑人員減刑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1-03-262020婚前財產協議怎么寫,婚前財產協議有效嗎
2020-11-27少數民族結婚需要什么證件
2020-11-26約定僅對租金負連帶責任是否有效
2021-02-08如何認定交通事故工傷
2021-03-02打架報警醫療費要承擔嗎
2021-02-15婚前財產子女繼承公證書怎么立
2021-02-27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代被保人簽字投保是否合法
2020-12-05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3-05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員工未辦理離職手續勞動關系是否還存續
2021-03-23疫情春節停工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1-23勞動爭議中約定管轄條款是否有效
2020-11-13什么情況必須先經過勞動仲裁
2021-02-12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怎樣計算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