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合同違約責任未明確
合同未約定違約金,也可以主張違約金。根據《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及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
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之規定,損失賠償不是必然要約定的,如合同中未約定損失賠償,但,違約方給守約方造成損失的,仍應當賠償。對于金錢給付義務中,因遲延支付,最直接也最易被預見的應當就是利息損失,即該筆款項被占用后,債權人無法進行存款獲取利息收入等增值行為,或債權人因急用該筆資金未得而不得不向第三人借款而必須支付利息。
如果合同主體約定了違約金的具體數額,應按約定數額給付違約金;如果合同主體約定了違約金的計算方法,應按約定方法計算違約金;如果合同主體只約定了違約金,但沒有約定具體數額,也沒有約定計算方法,則視同無約定,并按照未約定情形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認定違約金不能僅局限于"違約金"三個字眼,如果有“滯納金”、“賠償金”,甚至是“罰款”等約定時,且從合同全文分析符合合同法中對違約金的規定,就應遵從當事人的真實意愿,按照違約金進行處理。
雖然法律授予當事人約定違約金的權利,但基于我國違約金以賠償性為主。《合同法》第114條第2款同時規定“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即當合同當事人認為約定違約金過高時,可以請求法院依法核減;法院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違約金是否過高進行釋明。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買賣合同違約責任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輕微碰撞后報警可以私了嗎
2020-12-13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房屋贈與合同用公證嗎
2021-03-24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入獄者是否喪失繼承權
2021-02-08怎么認定勞動合同變更是否合理
2020-11-09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員工不勝任現職務可隨意調崗嗎
2020-12-22勞動糾紛仲裁的手續有哪些
2021-01-13人壽保險合同是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2-26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合同糾紛案例(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
2020-12-21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也談《無證駕駛造成的交通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0-12-2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