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法律特征是:
①合同的主體是法定的。發包方是與農民集體所有土地范圍相一致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委會或者村民小組。承包方是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
②合同的內容受到法律規定的約束。有些內容不允許當事人自由約定,如對于耕地的承包期,農村土地承包法明確規定為30年;再如對于承包地的收回等,法律都有明確規定。這些內容都不允許由當事人自由約定。
③土地承包合同是雙務合同。發包方應當尊重承包方的生產經營自主權,為承包方提供生產、技術、信息服務,有權對承包方進行監督。承包方對其承包的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轉的權利,應當維持土地的農業用途,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等。
④合同屬于要式合同。雙方當事人簽名簽訂土地承包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19條規定,訂立承包合同的法定程序是:
(1)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選舉產生承包工作小組。這是進行土地承包第一步,民主選舉承包工作小組,這體現廣大村子的意志,可以保證承包過程的公平合理性,另一方面涉及土地的大量,統計承包方案的擬訂一列的具體工作,都要由工作小組來負責完成。
(2)承包工作小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擬訂并公布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的內容應當公平合理并照顧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實際情況,需要強調的是承包工作小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擬訂承包方案。如在擬訂的承包方案時不得剝奪或非法限制承包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得歧視婦女,不得違反土地管理法有關耕地保護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規定。
(3)依法召集村民召開村民會議,討論通過承包方案。這一程序體現了村民自治的精神。對承包方案根據土地承包法的規定,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村民會議2/3以上成員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公開組織實施承包方案。這直接關系到承包方案的內容能否落實到實處。承包方案經村民會議同意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當公開實施承包方案,將承包方案中的內容落實。
(5)簽訂承包合同。這是土地承包的最后階段。
承包合同應包括以下條款:
①發包方承包方的名稱、發包責任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②承包土地的名稱坐落面積質量等級。
③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
④承包土的用途。
⑤發包方和承包方的權利義務。
⑥違約責任。
承包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方自承包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制名牌白酒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嗎
2021-03-12離婚協議中約定一方不負擔撫養費,離婚后子女能否起訴要求支付撫養費
2021-01-30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判決生效后還能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2-16擔保合同關系能否主張侵權責任
2021-03-01ETC欠費超30日將上報個人征信嗎
2020-11-11微信聊天記錄能否作為證據
2021-02-28居民商業產權是否征收房產稅
2021-01-10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無償合同中止履行需要通知嗎
2021-01-13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購房保險有哪些常見問題
2021-01-16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六年工作沒買保險怎么賠償
2021-02-16上班路上被人撞傷住院,可以認定為工傷嗎
2020-12-29車禍保險公司理賠步驟有哪些
2020-12-11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經管局土地流轉合同內容有哪些
2020-11-29拆遷前如何申請安置房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