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幾種情況不能免責
(1)全部免責。即當事人事先約定未來的受害人放棄將來對應承擔責任方提出任何賠償的請求,此種免責條款在雇工合同中最為普遍。
(2)限制責任條款。即當事人事先約定對將來的人身傷害賠償以特定方式計算或不超過一定數額的賠償。當前醫療合同中常存此類條款。
(3)限制請求期限的條款。即事先約定將來的受害人須在一定期限內提出人身損害的賠償請求,逾期不再享有請求賠償的權利。此種免責條款不以直接免除責任為表象,而以限制請求期限約束當事人的請求權,借此逃避法律的規制。
(4)設定固定賠償金額或模式。即事先約定在發生人身傷害責任時,應承款項作賠償,不足部分則予以免除或以一種固定的模式進行賠償,而不按相關法律規定據實賠償。
以上四種形式的免責條款,在司法實踐中均應依法確認其無效。
(5)因故意、重大過失致他人財產損失的免責條款無效。《合同法》第53條規定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他人財產損失的責任不能事先約定免除。該項規定系由過錯程度控制免責條款的效力。從過錯程度看,因故意或重大過錯造成他人財產損失的責任是否允許被事先特約免除,與國家對違法行為否定性評價機制有關,無論因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他人財產損失是觸及了社會一般道德范疇,還是屬于違法范圍,均應受到否定性評價,屬于國家、社會所抑制的范疇。當然對于因一般輕微過失而造成的損害,雖同樣應受到否定性評價,但因其對社會秩序,社會公共利益觸及不大,影響甚微,因而可以由當事人自行協調。司法實踐中對一般輕微過尖的損害的態度是:受害人請求賠償的,予以支持;受害方愿意免除侵害方責任的,予以尊重。然而因故意或重大過失所產生的責任,沒有任何可免除的理由。
以上就是對你提出的問題的回答,免責條款一般情況下,只是對于雙方自愿約束,如果在條款中很明顯的就約定了,躲避刑事責任等等,那么這個免責條款就沒有任何法律效力,具體的處罰按照法律進行處罰。你可以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21-02-21法院立案需要戶籍證明嗎
2021-01-14外國公司在中國境內設立分支機構需要審查批準嗎
2021-01-16連環購銷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9違法霸占農村公用地如何處罰
2020-12-30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拆遷安置房加子女名字怎么弄
2021-02-16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我國產品責任制度執行中有哪些問題與建議
2021-03-01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個人如何承包林地
2021-03-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規定有何內容
2021-01-16農村營業房拆遷,補償按照住宅給合理嗎
2021-01-02統一進行舊房改造,有補助嗎
2021-03-20國有土地和集體土地在城市拆遷上有哪些不同點
2020-11-30拆遷后的宅基地被他人占用是否可以請求補償
2021-02-1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款怎么分配
2020-11-20拆遷補償糾紛民事上訴狀怎么寫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