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立案三個月了不開庭正常嗎
普通程序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所以行政訴訟在立案后三個月內不開庭是正常的,如果6個月還不開庭的,就不正常。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八十一條?人民法院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第八十三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行政案件,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理,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內審結。
第八十八條?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應當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高級人民法院批準,高級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案件需要延長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準。
二、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1、未經法庭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裁判的依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1款的規定,是法院采信證據的最基本規則。任何證據只有經過質證,才有可能作為裁判依據。這不僅是因為沒有經過質證的證據,就等于是沒有經過考驗,其證明力和可信度是很值得懷疑的,而且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保障和尊重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權利。
2、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收集和補充的證據,不能作為法院維持原具體行政行為的根據。這是司法解釋第31條第2款的規定,目的仍然在于保證作出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必須在作出決定時已經有充分確鑿的證據。由此,也間接地禁止復議機關在復議過程中為原具體行政行為收集和補充證據。
3、被告在二審過程中向法庭提交在一審過程中沒有提交的證據,不能作為二審法院撤銷或者變更一審裁判的依據。這在前文已經涉及,可以說該規則既是證據提供的規則,也是證據采信的規則。盡管目前行政訴訟法和司法解釋都未作規定,但作者以為,凡是違反證據提供規則、證據調取和收集規則而提交給法院的證據,都不能被法院采信。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普通程序審理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的期限是6個月,所以行政訴訟在立案后三個月內不開庭是正常的,如果6個月還不開庭的,就不正常。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讀者可以到律霸網進行咨詢,律霸網有最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劃撥和出讓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國家賠償質證程序
2021-02-14公司章程規定不設股東會能否召開臨時股東會
2021-03-04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夫妻關系房產過戶需要什么手續
2020-11-12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現行勞動仲裁立法對仲裁監督程序是怎樣規定的?
2021-03-02保險修車是自己先墊付嗎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
2021-01-08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保險法充分保護投保人利益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有土地出讓金的房子房價高嗎
2021-03-25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2020年農村舊房改造的補貼政策
2020-11-19拆遷安置房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1-01-07房屋征收對被征補償包有什么部門補償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