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庭暴力?離婚后遭遇前任施暴是否屬于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實施的身體、精神等方面的侵害。家庭成員包括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近親屬。具有家庭寄養關系的人員之間的暴力行為,視為家庭暴力。
已經離婚的夫妻,按照現有法律規定,產生施暴行為已不屬于家暴范疇,只是由情感糾紛引發的暴力行為。而是否被認定為家暴,則直接關系到受害者能否申請“人身安全保護裁定”的公權救濟,以及在后續訴訟中能否爭取到孩子的監護權,在財產分配上得到公平待遇。
家庭暴力通常被設定在法定的家庭成員內部,不包括那些在“同一屋檐下”共同生活的前夫妻關系,以及處于戀愛和同居階段的親密關系,但習慣用“武力”解決問題的施暴者,在內心深處有強烈的控制需要,傾向于把確定戀愛關系的伴侶,以及離婚后的前妻當做“自己的人”,受害者稍不順從,就會遭受暴力,想要分手離開或提出分割財產要求,會激發其更強烈的憤怒,輕則拳腳相加,重則觸犯刑律。
在離婚后,施暴方并不知悔改,仍然經常騷擾受害方,再次向受害方實施暴力行為。受害者應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施暴行為致使受害人構成輕傷及輕傷以上傷害后果的,施暴人應承擔刑事責任,由人民法院對施暴人判處刑事處罰,由監獄收監執行接受改造!受害人同時還可以要求施暴人給予民事賠償。達不到輕傷及其以上標準的施暴人不承擔刑事責任,但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或受到公安機關的行政處罰,包括罰款、拘留等。
家庭暴力的形式
1、身體暴力
最常見的暴力,包括所有加害人對受害者身體各部位的攻擊行為。39%的女性稱曾遭受過來自伴侶的身體或性方面的暴力。
2、精神暴力
包括侮辱謾罵、限制人身自由等。38%的女性稱遭受過精神暴力。
3、性暴力
加害人攻擊受害者性別部位,強迫受害者發生性關系或強迫與他人發生性關系等。停止或敷衍性生活等隱性暴力問題。
4、經濟控制
加害人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的財產決定權和使用權,包括限制或控制受害者用錢的時間、方式、數量,限制受害者對物品、住房等的使用。
怎樣保存家暴證據?
拍照、受害人診療記錄、錄像、傷情鑒定、做好接處警記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境外上市流程怎么走
2021-01-22股權轉讓必須其他股東同意嗎
2021-02-05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因企業自主進行改制發生爭議法院是否受理
2021-02-07在公司受了傷前鑒定工傷了還是鑒定傷殘
2020-11-30私人借款抵押物怎樣處理
2021-02-12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駁回原告訴訟請求訴訟費要退回嗎
2021-01-07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學歷造假公司可解除勞動合同嗎
2020-11-24企業關閉分流可以解除合同不走嗎
2020-11-25社會保險能否定為勞動關系依據
2021-01-26意外險報銷的概念是如何的
2021-03-22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事項
2021-01-24建筑工程保險的適用范圍
2021-01-31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