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暴力對孩子有什么影響呢
第一、父母暴力相向兒女起而效法。
起初,Ehresnsaft為這些孩子做家庭訪問,每五年并做母子的家庭生活情況調查,二年前以問卷調查其生活變化、工作情況、侵犯性、夫妻感情與有無暴力行為等,結果發現,幼時曾被人虐待、毆打或性侵犯者,長大成人后較易有行為上的問題。
過去的社會工作較注重于安置受虐兒童,治標不治本;關鍵應是避免它的發生,尤其是少年時期的家庭生活。如果孩子曾經被毆打,則他們長大后也會如法炮制,誤認暴力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果夫妻有一方兒時曾受暴,那他(她)也會對另外一半施暴。一旦出現暴力行為就很難改變,故父母的表現對孩子有極大的影響力;又如果父母過分處罰兒女,或不如意時拿兒女出氣,也會留下無法挽救的諸多后遺癥。
最近,西安家庭心理咨詢中心獲知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發表的一項為期14年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父母俱全、家庭和睦的大學生表現較好,感情也比較穩定,吸毒的比率也比那些來自父母離婚的家庭低得多。而要維持家庭和睦要從日常的生活細節做起,親人多做感情交流最為重要。
第二、電視節目也會助長暴戾之氣。
曾有報導指出,幼時,特別是六至九歲如果看太多暴力、侵犯性的電視節目,由于孩子沒有判斷能力,將演變成許多是非不明的錯覺,終究導致青少年犯罪行為。
曾有人討論行為與基因的關聯,如酗酒、害羞、同性戀、兇殺案等有特殊基因。疾病與基因的關聯是不可否認的,但許多深入的研究發現,并無任何基因能獨自運作而引起特殊行為。一些研究甚至很肯定地告訴我們,即使一個人具有犯罪或酗酒的基因,也不一定會犯罪、做酒鬼。曾經有報導指出,與酗酒父母一同生活的人,長大后酗酒的機率比常人高出二到四倍,但如果被人領養,則與常人無異。
后天環境與教育會改變人的行為表現,彌補先天的劣根性,尤其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耳濡目染的經驗會在其腦部深刻塑造下來,故童年的家庭教育及生活細節會影響一生。
第三、兒童所呈現的問題。
1.自尊心低。2.以破壞性的行為來得到注意力。3.攻擊性強、易怒、沖動。4.被動、退縮。5.控制欲強。6.不良的社交技巧。7.像小大人一樣承擔大人的責任而不易有玩樂的童心,自我封閉。8.退縮到不成熟的行為。9.呈現不良的自我約束。10.作噩夢。11.逃學。12.呈現焦慮、沮喪。13.遲早涉及性關系。14.有罪惡感。15.破壞性的行為。16.害怕犯錯、完美主義、害怕嘗試。17.害怕做小孩,不能有噪音,不能自由玩耍。
第四、在暴力中長大的小孩最需要
1.支持、保證和愛護。2.可以預期的關系。3.親子關系和日常作息的一貫性。4.在關系中,想獲得控制力,應學習如何協調溝通的能力5.需要別人能敏感于他們的感受,并有必要建立正向的情緒抒解管道。
大家一定不要使用暴力,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以上便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您通過以上的內容對相關的問題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登陸律霸網進行在線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保險合同具有哪些法律特征
2021-03-24人身保險傷殘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
2021-01-10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保證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1-02-14無責方保險理賠需要什么資料
2021-03-12保險受益人的變更有沒有期限要求
2021-02-07車禍后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1-03-2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土地轉讓需要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20土地入股租賃協議范文
2021-03-092020年舊城改造有哪些優惠政策,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25無產權證的集資房拆遷有補償嗎
2020-12-22農村拆遷和城市房屋拆遷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4青苗費可以繼承嗎?
2020-11-27政府對魚塘征收的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28村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操作實務
2021-03-12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征地補償標準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