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疫情期間哄抬物價怎么處罰?
顯然是違法的,依據我國相法律的規定,在疫情期間,經營者哄抬物價的,市場監管部門按《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給予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五條“經營者違反價格法第十四條的規定: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或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四十條規定,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并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
1、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為了排擠競爭對手或者獨占市場, 以低于成本的價格傾銷,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3、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4、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6、采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7、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8、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疫情期間,公民的相關民事行為應當遵守政府的相關管理規定,對于商業行為而言,應當在確保公民的生活需要為前提下進行交易,對于哄抬物價的行為,本身就是違反價格法的情況,疫情期間還需要從嚴從重進行處罰。
消費者怎樣向消協投訴
經營者欺詐消費者怎么賠付?
如何對欺詐消費者行為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抵押貸款核對哪些信息
2021-01-15認繳出資能否質押
2020-12-12私有房向機關等出租或出售的規定
2020-12-28競業限制時間不得超過多久
2021-01-16解除勞動合同能恢復嗎
2021-02-24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保險合同到期按什么條款退款
2021-02-10違規超車出人命保險賠嗎
2021-02-09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發生車禍該如何申請保險理賠
2021-01-05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公司的理賠環節及步驟是怎么樣的
2020-11-30保險費分擔方式有幾種
2021-02-15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買保險花多少錢比較合適?
2020-12-25勞務承包合同的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02土地出讓金是稅還是費
2021-03-10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