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法律規定被監護人有哪些權利?
根據法律規定被監護人有包括被監護人員保護自己的身體健康,當然也可以對自己所擁有的財產做出適當的處理。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二、法定監護的范圍是什么?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依次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現實生活當中,監護人和被監護人之間的關系是非常的微妙的,通常情況下對于未成年子女來說的話,父母就是他們的法定監護人,被監護人員也擁有一定的權利,但是相對來說,監護人員的權利更加的大。
我國法定監護人如何確定
現在怎么辦理委托監護人?
監護人和法定代理人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不動產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什么職責
2021-02-14國企改制重組員工補償金怎么算
2020-12-10離婚可以用電話調解嗎
2020-12-31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勞務公司拖欠員工工資該怎么做
2021-02-15試用辭退給補償嗎
2020-12-15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如何認定事故理賠費
2020-11-292020農村集體土地合法使用權轉讓現狀以及征收行為的合理性
2021-01-20一房2個戶口拆遷怎么安置
2021-02-23滄州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店面拆遷租賃人收到告知書該如何應對
2021-03-23農村宅基地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10棚改拆遷補償只能是給安置房嗎
2020-12-08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05拆遷停產停業損失是什么怎么補償
2020-12-16貴隆高速征地賠償標準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