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緊急避險造成的損害如何索賠
緊急避險,是一個法律術語,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另一較小合法權益的行為。
根據我國法律,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如果危險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采取的措施又無不當,則行為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要求補償的,可以責令受益人適當補償。因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補償。
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二、緊急避險的概念
緊急避險,又稱“緊急避難”。是指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而采取的損害較小的另一方的合法利益,以保護較大的合法權益的行為。排除社會危害性行為的一種。特點是在兩個合法權益發生沖突,為了保護某種較大的權益,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不得不損害另一較小的權益。因而不構成犯罪,行為人也不負刑事責任。
成立條件為:
(1)為了保護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免受危險的損害。
(2)客觀上具有正在發生的真實危險。
(3)迫不得已而采取的行為。
(4)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而造成不應有的危害。中國刑法的規定,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危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應當酌情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一條
【緊急避險】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采取的緊急避險行為,造成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第一款中關于避免本人危險的規定,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二條
因緊急避險造成損害的,由引起險情發生的人承擔民事責任。
危險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緊急避險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緊急避險采取措施不當或者超過必要的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緊急避險人應當承擔適當的民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違約金的法律規定
2021-02-09勞動法解雇員工賠償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9股權轉讓的流程大概要多久
2021-02-11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用網上的攝影照片畫畫算侵權嗎
2020-11-18小企業應付票據的核算
2020-12-27監護人實施家庭暴力,可以重新指定監護人嗎
2021-01-17把自己的孩子送養出去犯法嗎
2020-11-20婚姻自主權的性質是什么
2021-01-03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父母一方去世房產如何繼承
2021-02-15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合同訂立的形式有哪些,簽訂擔保合同要注意什么
2021-01-23合同變更的原因包括什么方面
2020-12-23土地承包合同糾紛是否適用訴訟時效
2021-01-05勞動合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的解除方式是什么
2021-02-14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為獲理賠編造虛假事實騙保險公司構成犯罪嗎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