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知道,在我國要是未滿18周歲的話,那么就屬于未成年人,同時也可以叫做非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就說到了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上面,究竟我國的民事責任年齡是如何劃分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
民事責任年齡主要有兩個時間點,一個是十歲,一個是十八歲,十歲以前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即無需承擔民事責任,十至十八歲限制行為能力,有一定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還有就是十八歲以上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也具有完全民事責任能力,需完全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通則》根據公民的年齡和精神狀態,對民事行為能力分別作出規定:
第一種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民法通則》第十一條規定:“十八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這與我國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以及刑事方面法律有關以年齡分階段承擔責任的規定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這說明公民的民事行為能力的年齡標準是根據公民政治生活行為的年齡標準來確定。“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其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一般來說十六周歲已完成九年義務教育達到初中畢業了,參加生產勞動或其他工作了,但這種勞動或工作,其勞動收入必須成為本人主要生活來源的,否則,不能視其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第二種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也稱為可以獨立進行部分民事活動能力的人。《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一款規定:“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民法通則》第十三條第二款規定,“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這是考慮到一些間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認定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他在不發病期間進行的民事活動是有效的。
第三種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也稱完全沒有獨立進行民事活動能力人,這種人包括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還包括因事故造成的腦功能受損,神志不清,或老年性癡呆神志不清的人。
對于不同的年齡段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也不同,了解這些對于民事責任量罰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與刑事責任年齡的劃分不同。根據我國法律的規定,未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要是已滿10周歲未滿18周歲的話,那么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當然要是在18周歲以上,同時精神正常的話,就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事責任年齡與刑事責任年齡的區別
限制民事責任年齡是多少歲
民事責任承擔方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移民的具體規定有哪些
2020-12-22打人致人輕微傷要賠多少錢,一般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5被定義為非法集資的p2p具備哪些特征
2021-02-09逾期的債權能否提供抵押擔保
2021-01-25強制傳喚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2-12外匯保證金交易是怎樣的
2021-02-17承攬合同的責任怎么承擔
2020-11-17民間借貸房屋抵押過戶犯法嗎
2020-12-09退役軍人的傷殘撫恤金代領的情形
2021-02-03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買集資房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12員工有精神病怎么辦
2020-12-19派遣到其他公司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0-11-15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哪些人加班沒有加班工資
2021-02-22保險公司報備的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的相關事項有哪些
2020-11-29富陽3輪船載貨物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22保險公司未具體告知投保人保險合同條款不能免責
2020-12-06意外受傷保險不理賠怎么處理
2021-02-16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