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人死后名譽權保護期限有嗎?
沒有的,逝者的名譽權在任何時間都是受到法律保護的。最高人民法院通過《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自然人死亡后,其近親屬因下列侵權行為遭受精神痛苦,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1、以侮辱、誹謗、貶損、丑化或者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姓名、肖像、名譽、榮譽;
2、非法披露、利用死者隱私,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死者隱私;
3、非法利用、損害遺體、遺骨,或者以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的其他方式侵害遺體、遺骨。這里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民法通則》101條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應包括保護死者名譽權,這點已為我國司法實踐所證實。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8月7日)已明確,死者名譽受到損害的,其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又將以往僅就死者名譽權的延伸保護擴大到死者的其他人格要素,包括姓名、肖像、榮譽、隱私以及死者的遺體、遺骨等方面。
由此可見,對死者的名譽權乃至姓名、肖像、榮譽、隱私等人格、身份權的保護,是有充分法律依據的。
二、侵犯名譽權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1、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者口頭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的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2、公民、法人因名譽權受到侵害要求賠償的,侵權人應該賠償侵權行為造成的經濟損失;公民一并提出精神損害賠償要求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具體情節,給與受害人造成精神損害的后果等情況酌定。
注意問題:
侵害名譽權通常以造成受害人社會評價降低為前提,單純受害人主觀上的名譽感即自認為社會評價降低不構成侵害名譽權。如果侵犯從事經營的法人、非法人組織、個人的名譽,則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人名譽受損的,也按侵害名譽權處理。
如果是侵權行為人實施的侵權行為確實造成被侵權人的實際的損失的,就應當按照實際損失為限度進行賠償,并且還應當公開發表聲明對死者進行道歉,雖然死者已經死亡,但是出于死者,即被侵權人是名人的角度,是必須進行賠禮道歉的。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侵犯名譽權的處罰是怎樣的
對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證合同無效保證人應負何種責任
2020-11-27哪些人可以接受委托執行
2021-03-07公司監事會的責任是什么
2021-03-17預付款項為什么屬于債權
2021-01-23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集資房如何辦理可上市產權
2021-03-21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臨時工沒簽合同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2-26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保險人在賠償后有哪些權利
2021-01-11新《保險法》的溯及力問題
2021-01-12借車撞人全責 一方鑒定定案
2021-02-10保險公司應告知健康保險合同事項
2021-02-20交強險條例第六條怎么解釋
2020-12-26招,拍,掛有什么優點
2021-03-02集體土地出租期限是多久
2021-02-02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無證房屋拆遷應有什么程序
2021-03-10拆遷安置房指標可以轉讓嗎
2021-01-07農村房屋拆遷安置費一般是多少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