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公民名譽權的兩種主要表現是什么?
侵犯公民名譽權的兩種主要表現是侮辱和誹謗,侮辱是指故意通過言語、文字或者行為舉止等方式貶低他人人格、毀損他人名譽的行為。侮辱行為的主觀狀態應當是故意,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行為舉止,也可以使上述集中方式的混合?!睹穹ㄍ▌t》第101條后端規定,禁止用侮辱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民通意見》第140條規定,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捏造事實公然籌劃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以書面、口頭等行使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二、誹謗
誹謗是指故意或者過失地散布有關他人的虛假事實,導致他人名譽降低或者毀損的行為。誹謗的主觀狀態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過失,其方式可以是言語、書面文字或者其他任何使虛假事實散布開來的方式。《民法通則》第101條后段規定,禁止用誹謗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新聞報道嚴重失實,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
新聞單位根據國家機關職權制作的公開的文書和實施的公開的職權行為所做的報道,其報道客觀準確的,不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其報道失實,或者前述文書和職權行為已公開糾正或拒絕更正報道,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因提供新聞材料引起的名譽糾紛,認定是否構成侵權,應區分以下兩種情況:
(1)主動提供新聞材料,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
(2)因被動采訪而提供新聞材料,且未經提供者同意公開,新聞單位擅自發表,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對提供者一般不應認定為侵害名譽權;雖系被動提供新聞材料,但發表時得到提供者同意或者默許的,致使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名譽權。
日常生活當中名譽權方面的規定在法律當中是比較多的,一旦涉及到名譽權侵權的話,就可以要求對方立即的停止這樣一種不法的行為,并且賠禮道歉,當然了,在此過程當中必須要能夠認定對方是屬于侵權行為,具體表現是侮辱誹謗。
侵害民法總則烈士名譽權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侵害名譽權賠償損失包括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辯護律師在審判階段的權利有什么
2020-12-18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不交答辯書法院能繼續審理案件嗎
2020-12-22福建交通違章一般多久之內處理
2021-03-25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有什么后果
2021-03-21后媽能告繼子不贍養嗎
2020-12-18上班期間突發疾病怎么賠償
2020-12-31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私生子行使繼承權的法律依據如何
2021-03-02什么是房地產登記?
2021-03-25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壽險投保一般流程是怎么樣的
2021-02-02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
2021-01-28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山林的承包期限是多少年
2021-03-16房屋拆遷補償一個人多少個平方
2020-12-22如何銷售拆遷安置房
2020-12-10農村拆遷怎么補償有哪些規定
2021-03-22洛陽拆遷怎么賠償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