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名譽權的最基本要素有哪些?
1、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
新聞侵害名譽權必須以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為依據,具有損害事實,才構成侵權責任。而名譽權不像財產權那樣直接有形,操作起來容易,從表面上就可以掌握。名譽權的損害是無形的,訴訟各方在理解上就會出現很大差異。楊立新在《如何判斷新聞報道是否侵害名譽權》中講到從社會評價、精神傷害、財產損失等三個方面作為判定依據。
2、行為人的行為違法。
在新聞侵害名譽權案件中,行為人就是新聞稿件的作者(記者、通訊員)和編輯,他們撰寫稿件、編輯稿件、發表稿件的行為具有違法性,違反了《憲法》、《民法通則》等保護公民、法人名譽權的各種法律法規,也違反了有關新聞宣傳紀律和新聞職業道德準則。
3、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
違法行為和損害后果之間,必須是一種因果關系。否則,不能構成侵權。有學者認為,這種因果關系還應當是必然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因果關系。反之,這種因果關系是偶然的,間接地,次要的則不能構成侵權要件。
4、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新聞作者和新聞編輯在主觀上存在貶損他人,侮辱誹謗,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不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造成了對報道對象的名譽侵害,這就是主觀上有過錯。主觀上的過錯性也是構成新聞侵害名譽權的要件之一。
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所謂名譽,從字義上解釋,就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聲譽。也就是說,一個公民、一個法人的品德、才干、信譽等在社會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名譽權是指公民或法人對自己在社會生活中所獲得的社會評價即自己的名譽,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權利。
名譽直接關系到公民、法人的人格尊嚴,它是民事主體進行民事活動,乃至其它社會活動的基本條件。法人的名譽表示社會的信譽,這種信譽是法人在比較長的時間內,在它的整個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特別是企業法人的名譽,反映了社會對它在生產經營等方面表現的總的評價。法人的名譽往往對其生產經營和經濟效益發生重大的影響,名譽權是民事主體的一項重要的人身權利。
有關侵犯名譽權的基本要素就是上述這些,侵犯名譽權的相關犯罪事實認定,一般是根據造成的實際影響和經濟損失來確定的,特別是對當事人造成精神損失等情況的,應當根據實際的社會輿論來進行認定,相關的經濟賠償也應當由雙方協商來進行認定。
侵犯名譽權的證據有哪些
侵犯名譽權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侵害名譽權賠償多少錢,侵犯名譽權怎么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江蘇省宿遷市精神損害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1-01-05貸款擔保證明及所需材料有哪些
2020-12-02雇傭運輸毒品從犯會怎么判
2021-02-16胎兒夭折遺產該如何繼承
2020-12-29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農村征地對于沒有住房的村民怎么安置
2021-03-26執行董事可以外聘嗎
2021-02-20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3-24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互聯網保險渠道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26保險合同的當事人有哪些
2021-02-04機動車保險的投保人與被保險人是否必須一致
2021-03-08本案的保險理賠金是否適用損益相抵原則
2021-01-24什么是刑事代理
2020-11-14分紅保險問答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