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權是人格權的一種,公民享有名譽權,那么公司法人是否也享有名譽權,其實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怎樣才算是侵犯公司法人名譽權呢?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如何認定侵犯法人名譽權,最高人民法院在相關司法解釋中對此作了進一步的細化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1993年8月7日)第七問的解答為:是否構成侵犯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九問的解答為:消費者對生產者、經營者、銷售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不應當認定為侵犯他人名譽權。但借機誹謗、詆毀,損害其名譽權的,應當認定為侵犯名譽權。可見,認定侵犯法人名譽權與認定其他侵權行為一樣,應當從四個要素入手,即行為人所實施的行為違法,包括誹謗、詆毀等;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包括降低了消費者、社會公眾對法人商譽的社會評價;侵權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二)如何認定侵犯法人名譽權,侵權民事責任中也作出了規定,如下:
法人名譽權是一種人格權,商譽是法人名譽權中的核心利益。我國對法人名譽權不僅在人格權制度中加以保護,同時在侵權民事責任中也作出了規定。《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條第二款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詆毀、誹謗法人名譽,給法人造成損害的,應當認定為侵犯法人名譽權的行為。”
公民有名譽權的同時,公司法人也享有,但是他們的名譽權的具體內容有所不同。當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賠償方式也不盡相同。公司法人的名譽權賠償相對于公民的賠償要復雜的多,涉及財產賠償一般來說數額也比較大,因此,在處理這方面的問題時,請律師幫忙大官司時非常有必要的,這樣可以盡快解決相應問題。
有哪些侵犯名譽權的方式
侵害名譽權的處罰法律怎么規定的
侵犯名譽權如何索要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處理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9合同具有哪些要素才生效
2021-02-18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勞務派遣安全事故如何認定
2020-12-31假釋與減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
2021-03-01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程序有哪些
2020-12-14服刑期間民事賠償怎么辦
2020-12-26如何辦理房屋繼承公證
2020-12-04公有住房交易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哺乳期內是否可以解除聘用合同
2021-03-18勞務外包工傷責任如何擔責
2021-01-10產品責任險能否強制執行
2020-11-16法律對保險人答復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23保險合同的變更有哪些類型?
2020-11-27單方交通肇事為什么理賠難
2021-01-11保險合同包括哪些形式
2021-01-28保險費率是如何確定的
2021-03-25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