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婚內財產侵權是什么意思?
應當是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并且不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和子女教育的需要,擅自對數額較大的共同財產做出處分,或者人為使另一方對財產喪失使用支配權的一種民事侵權的行為。
從上述概念,我們看到婚內財產侵權有以下四個特征:
1.發生時間的特殊性:只是存在于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包括分居、訴訟期間和離婚判決未生效期間。其余包括婚前、婚后發生的侵權行為、男女同居期間發生侵權行為均不屬于婚內侵權。
2.侵權主體的特殊性:是具有合法夫妻身份的配偶一方對另一方的侵害。第三方與配偶一方共同侵害配偶另一方的合法權益也屬于婚內侵權行為。但第三方對配偶一方的侵害不屬于婚內侵權主體。
3.侵權目的的特殊性:夫妻雙方都有權基于家事代理權的范圍內,處理夫妻共同財產。而婚內財產的侵權行為不是基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以不合理的理由,不合法的手段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剝奪了配偶另一方對被處理財產的權益和知情權。
4.括夫妻一方占有使用絕大部分夫妻共同財產而使得另一方完全喪失或基本喪失對夫妻共同財產的控制。
二、婚內處理財產的一般法律原則,擅自處理與有權處理的界限
在司法審判實踐中,我們要特別注意把握由民事代理權引出的夫妻處理共同財產的權利與限制問題。
家事代理權的適用范圍不能無限擴大,也不能任意代理,它僅適用于夫或妻為家庭日常生活有權單獨作為的民事行為。超出這一適用范圍,在夫或妻一方存有惡意或非為家庭利益的情況下,會有損害另一方或家庭共同利益的可能。
此類婚姻家庭糾紛時要重點把握“非因日常生活需要”這一概念的尺度和含義。我國內地的學者對日常家務范圍的理解,一般包括:夫妻、家庭共同生活中的一切必要事項,諸如購物、保健、衣食、娛樂、醫療、接受饋贈,等等,皆包括在內。而“非因日常生活需要”,是指超越了維持夫妻生活基本需要的范圍,嚴重影響另一方或雙方的正常生活(比如一方擅自處分家庭住宅,可能導致另一方或雙方居住權的喪失)。因此,對家事代理權的限制,實質是為了保障夫妻共同財產的安全,防止因一方不當處分夫妻共同財產可能招致的重大損失。
當男女雙方到達了法定年齡后,也是可以經過雙方的意見來辦理婚姻登記手續的,當雙方辦理了婚姻登記手續后,雙方的所有收入都是屬于夫妻共同財產,任何一方都不可以隨意的處置共同財產,如果有一方有惡意侵占或者轉移財產的行為后,也是可以申請財產保全的。
婚內財產約定協議書范文
婚內財產協議的法律效力
夫妻婚內協議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婚禮不領證是騙婚嗎
2020-12-16法律援助服務針對哪些種類的案件
2021-01-01質押物不足以清償財產怎么辦
2021-01-05執行中可以申請債務人破產嗎
2021-01-01起訴離婚最快多長時間
2021-01-30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公房承租人對合用部位產生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1需要制定公司規章制度嗎
2020-11-25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單位不出具書面辭退證明,勞動者如何維權
2020-11-22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購買年金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3-26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把集體荒地寫入家庭承包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1-19樓市火爆使財政收入增加
2020-11-19土地轉讓形式
2021-02-03出讓土地用途變更的法律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