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流轉人能否取得征地補償款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土地使用權流轉后,流轉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征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款歸農村集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征用土地方案經依法批準后,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組織實施,并將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和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
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征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予以公告,聽取被征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對補償標準有爭議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協調;協調不成的,由批準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決。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用土地方案的實施。
征用土地的各項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起3個月內全額支付。
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和使用;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土地使用權流轉后,流轉人一般是不能取得征地補償款的,土地補償款歸農村集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2-26收購空殼公司要負法律責任嗎
2021-01-12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經偵傳喚可以不去嗎
2021-03-20民事排除妨害怎么強制執行
2020-12-14子女拒付贍養費怎么辦
2020-11-21撫恤金遺囑怎樣寫才有效
2020-12-08租房遇到黑中介不退定金怎么辦
2020-12-24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三責險何時免賠
2021-03-07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1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人身保險的保險標的是指什么
2021-01-02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受害人無法聯系被保險人的利益如何維護
2020-12-10保險賠償后能減輕交通肇事罪嗎
2020-11-18保險人能直接賠償受害人嗎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