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損害侵權四要件有哪些?
一般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有加害行為、有損害事實的存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四個方面。
一、加害行為
加害行為又稱致害行為,是指行為人做出的致他人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的行為。任何一個民事損害事實都與特定的加害行為相聯系,亦即民事損害事實都由特定的加害行為所造成。沒有加害行為,損害就無從發生。
二、損害事實
損害事實,是指因一定的行為或事件對他人的財產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響。損害事實依其性質和內容,可分為財產損害、人身傷害和精神損害三種。
財產損害,主要是指由于行為人對受害人的財產權利施加侵害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既包括直接損害,如車輛被盜,也包括間接損害,如因車輛被盜導致營業收入的減少。
人身傷害,是指由于行為人對受害人的人身施加侵害所造成的人身上的損害。具體包括生命的損害、身體的損害、健康的損害三種情況。同時,對自然人人身的損害往往也會導致其財產的損失,如傷害他人身體致其支付醫療費和收入的減少等。
精神損害,主要是指自然人因人格受損或人身傷害而導致的精神痛苦。與其他損害不同的是,精神損害具有無形性,難以用金錢來衡量。
三、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
因果關系,是指社會現象之間的一種客觀聯系,即一種現象在一定條件下必然引起另一種現象的發生,則該種現象為原因,后一種現象為結果,這兩種現象之間的聯系,就稱因果關系。
侵權行為只有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存在因果關系時,才能構成。如果加害人有加害行為,他人也有民事權益受損害的事實,但二者毫不相干,則侵權行為仍不能構成。因此,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是構成一般侵權行為的又一要件。
四、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行為人是否有過錯直接關系到對其行為性質的認定。
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形式。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民事權利的結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該結果發生的,為故意。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損害他人的民事權利但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雖然已經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結果導致他人的民事權利受到損害的,為過失。衡量行為人是否有過失,應根據具體的時間、地點和條件等多種因素綜合進行確定。
綜合上面所說的,財產損害侵權這是嚴重的違反了法律的紀律,也使被侵權者的財產受到了很大的損失,但對于侵權我國也是有規定的,必須要構成法律規定的四個要件才能構成侵權,但是一旦被認定,那么就一定要受到法律嚴重的處罰。
財產侵權管轄權是什么?
財產侵權賠償標準是按照侵權合法財產實際損失嗎?
財產侵權故意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二十年前買的宅基地合法嗎
2021-03-25原產地標記權屬于知識產權嗎
2020-12-10商業匯票有哪些特征
2021-01-26冒充軍官行騙怎么處罰
2020-11-29裁定移送管轄發生在什么時候
2020-12-16能不能打電話自首、電話通知到案是自首嗎
2021-02-19合同中的哪些免責條款屬于無效條款
2020-12-26口頭合同觸犯合同詐騙罪是否合法
2020-12-16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事業單位集資建房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12服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的意思一樣嗎
2020-12-15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
2021-03-11海上保險合同解除的原因是什么
2021-01-06倉儲物保險的代位求償權
2021-02-12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可直接向保險公司求償
2020-12-05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大理洱源發生地震,地震保險是否可理賠
2021-02-21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