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被收養
1、我國收養法規定的被收養人是指由于特殊的原因無法和父母共同生活的未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具體包括:
(1)喪失父母的孤兒。
(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3)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2、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被收養人是未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以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收養的對象,是為了有利于在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建立和培養親子感情,從而促使收養關系的穩定和發展。
(2)被收養人是喪失父母的孤兒,或者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或是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這里的“孤兒”是指父母雙亡的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棄嬰和兒童”是指被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丟棄而脫離家庭或者監護人的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
(3)收養年滿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因為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判斷、辨明一些事務后果的能力。因此,收養他們時應當征求、尊重其本人的意愿,取得其同意,這樣才能更好的建立和睦的養父母子女關系。
二、收養的辦理程序是什么
1、 申請收養人,送養人和有識別能力的被收養人須共同到收養人戶籍所在地的公證機關提出書面或口頭申請。申請時須提交單位介紹信,本人身份和戶籍證明。收養人的申請書成立收養的協議書有識別能力的收養人的同意書以及嬰兒的出生證,縣以上醫院的不育,絕育證明等證件。
2、 審查公證人員向當事人詢問或到當事人所在單位,街道和群眾中進行調查,弄清楚當事人提供的各種證件是否真實,合法收養當事人是否符合條件,成立收養是否確系當事人自愿,收養人有無不良動機及收養人的經濟和健康狀況等。
3、辦證經審查后,凡符合收養條件的,應予辦理收養公證,制作公證書,證明收養成立。不符合收養條件的,不予辦理收養公證,并向當事人說明不予辦理的理由。當事人對此不服的,可向當地司法行政機關提出申訴,由授理機關進行處理。
并不是像很多人認為的那樣,只要是無父無母的孩子那么就可以被人收養,根據我國《收養法》中的規定,如果被收養人是不滿足規定條件的,那此時自然不能被收養。至于哪些人可以被收養?小編已經在上文中做出了介紹,在當事人都達到了規定條件之后,還需要辦理收養手續才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妻多夫制能否實行
2020-12-30律師函的種類有哪些
2021-01-09侵犯哪些人格權利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精神損害賠償
2021-01-25合資轉外商獨資是否可以
2021-01-22新公司法關于股權轉讓的規定
2021-03-05借款人向銀行貸款還不上跑了擔保人要替他償還債務嗎
2021-02-03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2020刑事拘留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5治安拘留十天可以保釋嗎
2021-01-11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商業銀行從事不正當競爭怎么辦
2020-11-08合同生效前要約可不可以撤回
2020-12-17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工傷已經痊愈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16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投保人有哪些主要義務
2020-12-31保險合同中的告知義務的性質是強制的嗎
2020-12-25某公司某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公司訴被趙某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2-11保險合同簽訂要經過哪些階段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