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認定,**依都公司于2005年8月29日成立。吳-洋于2007年9月13日與**依都公司簽署《授權經營合同書》,**依都公司同意吳-洋使用其擁有的商標、商號以及形象代言人圖像,銷售其提供的產品;吳-洋向**依都公司支付參股保險金29800元,該保險金在合同期滿且無違約前提下,由**依都公司退還。2008年1月,**依都公司向包括吳-洋在內的眾多加盟商致函,稱公司因經營不善,運營成本過高,已經申請破產,暫停一切經營活動。此后,**依都公司未再依約向吳-洋供貨。2008年1月23日,**依都公司向吳-洋支付中斷供貨補償款2000元,吳-洋書面確認按照新的進貨折扣標準履行合同。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認為,**依都公司以擁有一定經營資源的企業身份許可吳-洋使用其商標等經營資源并收取相應費用為目的,與吳-洋簽訂《授權經營合同書》,該合同屬于商業特許經營合同。特許人負有向被特許人提供其企業狀況、經營資源、特許費用、特許規模等真實、準確、完整信息的義務,不得提供虛假信息。在判斷特許人簽訂特許經營合同是否存在欺詐行為時,應將締約過程中特許人是否如實披露與其特許行為存在重大關聯的信息列入考察因素之內。**紫昀國際企業集團是**依都公司出于宣傳推廣目的而虛擬的企業名稱;“依Q.in一派”商標并非韓國品牌,而是尚處在申請注冊過程中的商標。**依都公司在合同締約階段向加盟主體提供虛假信息,具有誘導對方作出簽約意思表示的主觀故意。故**依都公司的行為已經構成欺詐,吳-洋要求撤銷合同,具有法律依據。合同被撤銷后,**依都公司依據合同收取的參股保險金29800元,應當予以返還。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四條第二款、第五十八條、第七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十八條之規定,判決:一、撤銷原告吳-洋與被告**依都服飾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于二○○七年九月十三日簽訂的《授權經營合同書》;二、被告**依都服飾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吳-洋參股保險金二萬九千八百元。
**依都公司不服原審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依都公司上訴請求撤銷原審判決,駁回吳-洋的全部訴訟請求。其主要上訴理由是: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東城分局對上訴人進行行政處罰后,上訴人已于2007年3月進行了整改,不再使用**紫昀國際企業集團這一宣傳方式。被上訴人提供的招商宣傳材料的形成時間是2006年10月,而雙方簽訂合同的時間是2007年9月,這些材料不能證明合同簽訂時上訴人還存在夸大宣傳。網站打印材料內容的真實性無法考證,與本案沒有關聯關系。涉案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該合同合法有效。招商廣告屬于要約邀請,其內容沒有構成合同條款,對合同雙方不具有約束力。合同中不存在欺詐、誤導性條款,不構成合同欺詐。被上訴人是在經過充分的市場考察后,出于對上訴人經營的產品、上訴人的經營理念、經營模式等認可的基礎上簽訂的加盟合同,即使上訴人的廣告宣傳內容有夸大成分,也不足以導致被上訴人做出錯誤意思表示,不能因經營失利就將市場風險推到他人頭上。一審法院認定因上訴人的虛假宣傳行為使被上訴人做出錯誤意思表示,依據不足。涉案合同中沒有對注冊商標進行約定,不存在故意隱瞞的問題,非注冊商標不能構成撤銷事由。2008年1月,上訴人發出《致歉函》后,雙方又達成了新的協議,反映出被上訴人對上訴人經營模式和經營產品予以充分認可。上訴人的企業工商登記信息是公開的,被上訴人在知道相關事實后,又與上訴人達成新的供貨協議,其以自己的行為放棄了合同撤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二審案件一定要合議庭審理嗎
2020-11-18律師風險代理收費標準是什么
2021-03-05企業改制上市必須選中介機構嗎
2020-12-31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交通肇事死亡逃逸的認定
2020-12-29勞動糾紛處理的相關程序有哪些
2020-11-18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理賠
2021-02-27交通意外傷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27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國際貨物保險之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的程序
2020-11-29投保人身保險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1-14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5重大疾病釋義條款屬于免責條款范疇嗎
2021-02-09什么保險可以重復理賠
2020-12-08誤報年齡保險有何特別規定
2020-11-15保險公司拒賠污染損失合理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