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第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經審查發現有下列情況的,破產申請不予受理:(一)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為了逃避債務而申請破產的;(二)債權人借破產申請毀損債務人商業信譽,意圖損害公平競爭的。”第十四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案件后,發現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受理條件或者有本規定第十二條所列情形的,應當裁定駁回破產申請。”依據這兩條規定,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的,債務人或者債權人不僅不可以向法院提起破產申請,而且法院已受理的也要駁回。
對于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的,債務人或者債權人是否可以向法院提起破產申請的問題,企業破產法沒有直接規定。但筆者認為,從企業破產法相關條款規定看,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的,債務人或者債權人應當可以向法院提起破產申請,同時法院也不應當以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為由,裁定不受理破產申請或者受理后裁定駁回。
企業破產法第三十三條規定:“涉及債務人財產的下列行為無效:(一)為逃避債務而隱匿、轉移財產的;(二)虛構債務或者承認不真實的債務的。”第三十四條規定:“因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或者第三十三條規定的行為而取得的債務人的財產,管理人有權追回。”依據這兩條規定,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的,管理人有權且應當盡責追回該隱匿、轉移的財產。企業破產法規定管理人的這一財產追回權,意味著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不影響法院對破產申請的受理。如果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的,法院就不受理該破產申請,則管理人有權追回隱匿、轉移財產的規定,就必然顯得多余。
在《規定》中之所以有“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的,法院不應受理該破產申請,已受理的也要駁回”的規定,原因在于,《規定》中自始至終沒有清算組有權追回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的明確規定。在此情形下,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的,法院只能是不受理破產申請,以及已受理的也要駁回。
事實上,企業破產法明確由管理人追回債務人隱匿、轉移的財產,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理由是:糾正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債務人進入破產程序,并由管理人去追回;如果債務人不進入破產程序,就沒有管理人,更沒有管理人依法追回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的可能;如果債務人不進入破產程序,債權人將難以適用企業破產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來糾正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的行為;債務人隱匿、轉移財產行為發生的時間愈久,財產被追回的可能性就愈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逾期交房違約金標準
2021-02-09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探視權如何強制執行
2021-03-13治安拘留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0-12-22信用卡多久不還上征信
2021-01-25簽保險代理合同事畢需要解約嗎
2020-12-18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房產贈與部分轉賣需要交哪些稅費
2020-12-21個人產權的住房能否被強制拆遷
2021-01-16運輸合同與勞務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8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家庭財產保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0貨運運輸合同的保險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09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意外傷殘理賠手續是什么
2021-02-11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