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格責任理論的產生和現狀
鑒于環境犯罪的特殊性,很多國家都相繼用嚴格責任原則去追究環境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筆者在此先對嚴格責任進行必要的介紹和分析。
(1)嚴格責任的概念與判例研究
嚴格責任雖然源遠流長,但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關于它的概念至今仍然存在爭議。
1、外國學者的觀點
英國刑法學家史*斯和霍-根認為,“某些對于特定行為的一個或多個要件不要求故意、輕率甚至疏忽的犯罪被稱為嚴格責任犯罪,或者有時被稱為‘絕對禁止之罪’”。持類似觀點的還有**特·克羅斯、**普·瓊斯,他們認為嚴格責任也稱無過失責任,“在某些特殊的犯罪中,即使被告的行為不具有被控犯罪必要后果的故意、放任和過失,或被告對必要的犯罪條件沒有犯罪意思或行為過失,或被告的行為是基于合理的錯誤認識,即認為自己具有犯罪定義所規定的某個特殊的辯護理由,他也有可能被定罪。在這種情況下,被告本人雖然沒有任何過錯,但卻要承擔刑事責任。”
英國刑法學教授**爾·杰菲遜則認為:嚴格責任是實施危害行為人對該行為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因素(一般是行為的危害性或導致行為危害性的因素)沒有認識時仍然對其定罪。
美國學者**拉斯·N·胡薩克認為認為“一般把嚴格責任的犯罪定義為不需要有犯罪意圖……只有行為(犯罪行為)就足夠了。……由于兩種不同的原因,不必要求有犯罪意圖的證據。第一、犯罪意圖可能與定罪完全沒有關系,無論如何,有犯罪意圖或者無犯罪意圖對責任來說可能都不是實質性的,我們把這稱為嚴格責任的實體性解釋。第二、起訴不要求有犯罪意圖的證據,盡管被告提出的無犯罪意圖的證據可能排除他的責任。按照第二種程序性的解釋,如果把有關犯罪意圖的舉證責任加給被告,這種犯罪意圖(也)屬于嚴格責任的情況。此類犯罪包括所謂的犯罪意圖的推定,被告可對此予以反駁來逃避承擔責任。”
英國學者C·M·V·Clarkson和H·M·Keating認為“嚴格責任犯罪是一種不要求主觀過錯的犯罪。它是嚴格的,但不是絕對的,雖然法院常常誤用后者。只有當考慮到被控犯有嚴格責任罪行的被告享有哪些辯護理由時,才意識到區分兩者的重要性。因為當某種犯罪是絕對責任時,被告將不享有任何辯護理由。而當它是嚴格責任時,被告則可能享有諸如強迫、自衛和無意識行為等辯護理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隱名股東與顯名股東的法律關系有什么區別
2020-12-18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行政處罰超過期限怎么延期
2021-02-27工商查獲假冒如何處罰
2021-02-23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老師打傷學生學校承擔什么責任嗎
2021-01-02房屋他項權證過了有效期的后果有什么
2020-12-23買賣村民自住房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07員工離職不辭而別會承擔法律責任嗎
2021-01-11壽險種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1-01-03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沒上牌的新車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1-01-31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保險公司的哪些經營行為要進行改正
2021-01-11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保險代理人應該如何選擇
2021-02-17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限分別是多少
2021-01-26印刷品加工承包合同的范本內容
2021-01-13土地轉包和出租的區別是什么,土地出租合同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