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環境權利受到侵害,應該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新房家裝,入住后家人身體不適,甚至影響到孕婦和胎兒的健康,是采用訴訟程序還是非訴方式解決問題?小區旁的高速公路整日整夜的噪聲侵害了居民權益,是采取行政處理程序還是提起民事訴訟?各有什么優缺點?公民個人在環境侵權糾紛的合理及時解路上困難重重公民的維權之路應作何準備?有些什么救濟途徑可供選擇?首先,我們來探討環境侵權民事救濟困難重重的原因。環境侵權救濟的困難來自于環境損害的特點,環境侵權與一般民事侵權有著其著的特殊性,環境侵權救濟的最終解決還足有賴于對環境侵權的特殊性的認識。
(一)環境侵權的特點及環境侵權救濟的難點
環境侵權存在著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JJu害行為的間接性:損害具有潛伏性;JJu害行為的高度科技性及構成的復雜性;環境損害的跨地域性:損害源頭、結果具有多元性:環境污染所造成的損害,往往同時傷害一人或數人的生命、身體、健康、財產及各種生活上的利益,因此經常是某一原因導致多個結果后,多個結果又變成新的原因,從而引發新的結果。
由于環境侵權的上述特點,導致環境侵權維權在實踐上存在下列困難:其一,由于加害行為是間接、長時間作用造成的,可能會導致無法確定該環境損害的污染者:其二,由于污染往往牽涉到高科技,在其舉證不力時,被害人將無法求償;其三,由于污染會造成損害程度的深刻性與范圍的廣闊性,造成損害數額難以汁并等問題。既使能確定該損害的范圍與數額,也可能因賠償責任過于龐大而導致加害人無法負擔全部賠償。
(二)環境損害救濟的基本思路
在環境侵權民事救濟途徑的選擇方面,針對環境救濟的困難和個案的特殊性,筆者認為,公民應合理分析,理智決策,或是地巧妙運用環境侵權民事糾紛的行政處理程序,如行政調解,通過調解活動的進行,來解決環境侵權損害賠償糾紛;或是通過環境侵權民事糾紛的非訴程序,如當事人協商解決;或是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通過訴訟程序確定當事人之間的環境污染賠償責任,處理賠償金額等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的訴訟法律關系。下文將分別敘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賠償行業標準是什么
2021-02-11公務員加班費規定
2021-03-06知識產權合同審核流程是什么
2021-01-15直系親屬贈予房屋要交契稅嗎
2020-12-10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老公的“不再打牌”的承諾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7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侵權責任法》與校園安全責任
2021-02-10業主委員會成立需要什么條件和登記手續
2021-01-22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為員工購買保險算工資福利嗎
2021-03-14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什么是保險費和保險費率?
2021-02-18如何寫荒地承包合同
2020-12-23房子動遷補償的錢屬于誰
2020-11-19什么是拆遷安置費
2021-02-12廣州舊城改造就近安置享最低補償須跨四道檻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