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侵權行為構成的要件包括哪些
1、污染環境的行為
污染環境的行為具有復雜性、漸進性、多樣性的特點。作為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污染環境行為,一般情況下是違法的,特殊情況下是不違法的。由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采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所以在其民事責任構成要件中只提“污染環境的行為”。
2、損害
損害是指受害人因接觸被污染的環境而受到的人身傷害、死亡以及財產損失等后果。這種損害的特殊性包括:潛伏性,只有部分污染致人損害的后果較快顯現,大多數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后果,尤其是損害他人健康的后果要經過較長的潛伏期才顯現出來。廣泛性,多數案件表現為受污染地域、受害對象、受害的民事權益十分廣泛。
3、污染環境的行為與損害之間的因果關系
環境民事侵權以致害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它是致害人承擔民事責任的必要條件。由于實踐中認定比較困難,環境污染的損害賠償適用因果關系的推定原則。
因果關系的推定,即在確定污染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時,如果無直接證據,可以通過間接證據推定其因果關系。原因在于:
第一,污染環境行為的形式復雜多樣,同一危害后果可能由數個不同的行為引起,而且絕大部分環境危害后果的發生,是由污染環境行為和污染物的作用過程共同完成的,后者在法律上應認為是環境違法行為的繼續,環境違法行為不是即時完成的,而是持續漸進的,使得其違法行為的實施與危害后果的發展時間間隔較長,其因果關系具有不緊密性和隱蔽性,證據也易滅失。
第二,由于人力、物力和科學技術的局限,要查明環境違法行為與危害后果之間的關系尚非力所能及。如果處理環境案件仍要求有嚴密科學的因果關系的證明,并按通常的訴訟程序去查證,就會拖延訴訟時間,使受害人無法得到及時的賠償。
第三,在確定因果關系時,多因一果的現象經常出現,如數家工廠向同一河流排污,河水被污染致使飲用該河水的居民感染疾病。在這種情況下,受害人很難或根本無法證明誰是致害人,他只需證明分別存在時間、地域和致害物質的同一性,則可成立共同侵權行為的推定,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的致害人,應按照排污量的比例分別承擔賠償責任。
通過上述介紹可知,環境侵權行為構成的要件包括污染環境的行為、損害以及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如果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骨折多久談理賠
2020-11-07個稅匯算清繳過了期限,還能匯算嗎
2021-01-04房地產開發法律顧問合同
2021-02-02行政處罰中警告的適用情形
2020-11-07行政處罰限期整改一般多長時間
2021-02-28家暴告誡書出臺 取證有新招
2021-02-24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離婚案是簡易程序還是普通程序
2021-01-18解除合同單位是否要支付補償金
2020-11-30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解除勞動合同最多賠償多少個月
2021-03-03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韓國非法打工如何處罰
2021-03-02國家規定關于試用期工資標準是什么
2021-01-04河南技校女生實習期間汞中毒賠償調解結案
2021-01-13枯死老樹致人損害該如何求償
2020-11-17如何防備人壽保險合同中的“陷阱”?
2020-11-22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