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侵權責任主體如何確定
1、當事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與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因為其主體資格的限制,無法承擔民事責任。雖然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不能承擔或在承擔民事責任時受到限制,但是他們或她們在侵犯他人權利或利益時應該是直接侵害人,所以他們或她們是不能擺脫成為民事被告的風險。不過雖然他們或她們是被告,但是承擔責任或部分責任的主體卻是他們或她們的監護人。
2、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133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p>
《侵權責任法》頒布以后,關于無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監護人的責任有了新的規定,雖然在表面上的不同不是很大,但是其深層的價值觀變化還是很大的。新的條文如下:
《侵權責任法》第32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二、關于未成年人犯罪處罰的法律規定
未成年人,是指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經實施了危害社會的行為,觸犯刑事法律,但其年齡不滿十八周歲,應當從輕或者減輕刑事處罰的情形。
我國刑法關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規定
1、《刑法》第17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2、《刑法》第49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的人和審判的時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死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不適用的刑種
我國刑罰體系,分為主刑、附加刑。其中主刑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為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未成年侵權責任主體如何確定”所進行的解答,只有我們仔細了解了未成年人侵權責任的承擔怎么確定,我們才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家庭暴力處理方式有哪些
2021-02-08罰金屬于行政處罰嗎
2021-03-23違法強拆農村房屋的賠償規定有哪些
2021-03-22酒店停車場車輛損壞責任如何認定
2021-01-05商品房住宅保修期從何時起算
2020-11-09拆借資金借據
2021-01-02保姆哭訴遭女藝人打罵,構成侵權嗎
2020-12-27無故減薪算辭退嗎
2021-03-13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可變更勞動合同內容的情形有哪些
2021-02-06建筑工程保險的承包方式
2021-01-13沒有責任認定書保險會賠嗎
2021-03-17魚塘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26什么時候發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2021-03-25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土地承包權收回和交回是什么
2020-12-08土地出讓前要先完成拆遷嗎
2020-12-08影響土地流轉價格的原因在哪里
2020-11-22土地流轉糾紛的解決途徑是什么
2021-01-17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法定程序到底是什么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