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語
這里我所考察的東西與民法似乎有點不沾邊兒。然而,追問源于困惑。我在這里想要解答的就是這樣一種困惑:人們在什么樣的思想指導下發現和應用了精神損害賠償來救濟自己的權益。我想,這并不能僅僅歸結到利益的需求上。世俗的需要是肯定的,但這里是否也蘊涵著一種超驗的東西呢?我尋求就是這樣的一種理想的理念沉思-一種具體的制度背后所蘊涵的哲思。
二、精神權益與人的完整性
權利具有一種客觀存在,它發自于人的真實本性,就象與之相應的自由也出自人的本性一樣。它們是人類力量的展現,也是運用理性智力獲得自由的能力展現。關于自由的權利實際上就是自我實現的權利,即保持完整的人的權利。權利與人性中正受到禁止或挫折的方面有關。權利是規范性的,它與特定社會中人的觀念緊密相聯。每個政治社會都將依據其價值觀和信仰來確定權利的范圍和順序,從而確定一個社會的(游戲)規則。對于一種憲政秩序的安全和存續來說,確保這個最深處的自我比任何邊界和任何秘密都更加的生死攸關。一個人尊嚴的核心在于他的確信信念和信仰。承認人擁有其固有的尊嚴,并因此有權獲得實現其生命潛能的機會。
三、對行政權力的制約與精神權益的保護
這是一個涉及國家損害賠償的問題,但首先是對行政權力的限制問題。政府是否應該在給私人帶來非財產損害的時候給予撫慰金賠償呢?例如,美國政府的隔離教育政策,使那些黑人產生一種社會地位低下的自卑感,這種感覺會影響他們的心智并永遠無法克服。政府也許會以各種集體的公眾的名義來為自己辯護,但無論如何政府都負有嚴格責任以使弱者享有對抗強者的權利。那些因此政策而受到身心傷害的黑人能否向政府主張精神損耗賠償呢?
四、對司法權的制約與精神權益救濟的實現
權益的救濟需要法律的規定,但其實現在更依賴于實際操作的法官。然而由于精神損害賠償的特殊性,即主觀色彩濃重,所以一般認為法官的情境感覺(situationsense)在任何時候都是需要的,也就是說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將發揮主要的作用。但是,沒有約束和限制的權力在現在文明社會被認為是危險的,這不僅僅是針對行政權而言,對于所有的權力皆如是。于是對于這一司法權,人們努力尋求發現一種盡可能合理的限制。而在現在社會人們所發明的權力限制方法是有限的。主要有:(1)程序上的限制,在對各種可能的選擇謹慎的加以權衡之后精雕細刻出的程序。(2)法定限制,直接的規定以立法者的理性為基點。(3)遵循先例的原則的貫徹。讓法院自己來約束自己。司法權自由裁量的客觀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協議書(范本)怎么寫
2021-02-02為取證偷拍洗澡鏡頭侵犯隱私權
2020-11-11中外合資有私營企業嗎
2021-03-18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軍人離婚應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7外聘員工發生工傷單位怎么處理
2021-02-17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什么情況下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0-12-16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醉駕拘役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11人壽保險理賠所需哪些材料
2021-02-24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2-10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車上責任險案例
2020-11-21車輛轉借他人 保險不牢靠
2020-11-12疲勞駕駛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1-24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保險合同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