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人平等,不因人而異。這是世界各國立法的基本原則。幾十年來我國立法也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司法實踐是人與人不平等的。例如:我們國家的法學專家與教授編寫的教科書上就明確寫上:侮辱、誹謗黨政領導、國際友人與侮辱誹謗一般人不一樣。同樣的侮辱、誹謗前者構成犯罪,后者構不成犯罪。筆者對此持反對意見。所以,確定本標準時不考慮因人面異,但考慮了侵害人因侵權產生的收益與受害人遭受的實際損失。這樣更科學、合理。名人的肖像權等都能得到相應的合理保護。
(二)為什么按受害人所在縣(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計算。因為我國面積大,經濟發展不平衡、經濟收入差別太大,執行國家職工平均工資標準不公平也不合理。同時考慮因侵害人的侵害行為給受害人帶來精神痛苦與打擊,往往受害人不能正常勞動收入,按平均工資計算比按平均生活費支出計算更合理、公平。這樣能起到保護合法者,懲罰與教育違法者的立法目的。
(三)為什么民事精神損害賠償的計算時間止于恢復名譽。因為不恢復名譽受害人的精神損害一直沒得到有效的救濟,精神還一直處于被侵害狀態。同時也有利于促使侵害人盡快改過。
(四)為什么把在法院訴訟期間計算在內。因為精神
損害行為在法院訴訟期間不但沒有減輕受害人的精神損害,反而因訴訟加重了受害人的精神壓力與痛苦,同時,也有利于促使侵害人悔悟而盡快和解,化解矛盾。
(五)為什么刑事精神損害賠償的時間與法定的最高刑期相一致。因為《刑法》以判處期刑的形式將犯罪的危害性數量化了,即犯罪行為的最大危害也超不出可能判處的最高刑期。相應,犯罪行為造成的精神損害也不會超出此范圍,二者應該是一致的。同時,筆者也將這種計算方法與我國現有的其他立法規定的計算賠償精神損失的計算方法進行對比,基本一致,無大差別,切實可行。
(六)過失傷害或過失致人死亡是否適當減少?不減少。因為,過失犯罪因本身刑期就短,已經從輕判處了刑罰。可是過失犯罪造成的精神損害與故意犯罪相比并沒有減輕多少。故不應考慮減少。
(七)共同侵害的精神損害賠償數額及責任。共同侵害人對受害人互負連帶責任。具體處理時可以根據各自的損害大小劃分責任,確定各自的賠償數額。
(八)已經按《國家賠償法》賠償過的精神損害賠償案件,直接受害人的近親屬因直接受害人而造成間接精神損害的,間接精神損失人可否向法院另行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訴訟?可以。因為《國家賠償法》只對直接受害的本人進賠償,不包括對間接受害的近親屬的精神損害的賠償。但是,平時與受害人有矛盾而不往來的近親屬除外。同時考慮,因直接受害人死亡的,應將已賠償的部分減掉。受害人沒有死亡且有行為能力的,應經受害人同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居女友能繼承男友的財產嗎
2020-11-15房屋抵押需要戶口本原件嗎
2020-12-22房屋租賃租金可以抵債嗎
2020-11-23什么是模擬拆遷,有什么特點
2020-11-15勞動法規定有年終獎嗎
2020-12-242020年繼承不用公證了嗎
2021-01-26利用支付寶與銀行卡的綁定盜刷銀行卡構成何罪
2021-03-02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行政處罰房屋貼封條一般是多長時間
2021-01-17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債權擔保的方式
2021-02-20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臨時停車多久算違章
2021-01-18房產保全取消多久能過戶
2020-12-07離婚房產評估過程
2020-11-25未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0-12-28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陜西西安競業限制補償金標準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