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拒絕律師辯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45條規定:“在審判過程中,被告人可以拒絕辯護人繼續為他辯護,也可以另行委托辯護人辯護”。這表明拒絕接受辯護與委托辯護、申請法律援助一樣,都是被告人的權利。被告人與辯護人形成法律服務關系的根基在于被告人對辯護人有著充分的信任。否則,被告人不能對辯護人如實陳述案情,辯護人的辯護就沒有運作下去的條件。
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或者指派律師的,合議庭應當準許。被告人拒絕辯護人辯護后,沒有辯護人的,應當宣布休庭;仍有辯護人的,庭審可以繼續進行。
如果被告人當庭第一次拒絕辯護人辯護,要求另行委托辯護人的,合議庭應當準許。重新開庭后,被告人再次當庭拒絕辯護人辯護的,這是第二次拒絕,法院可以準許,但被告人不得再次另行委托辯護人,由其自行辯護。
也就是說,對被告人當庭拒絕接受委托律師辯護的,拒絕權的行使以兩次為限。但是,對被告人在庭下解除對其辯護人的委托而更換辯護人,司法解釋沒有作出次數上的限制。
二、被告人拒絕司法援助怎么處理?
被告人拒絕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堅持自己行使辯護權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屬于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被告人拒絕指派的律師為其辯護的,人民法院應當查明原因。理由正當的,應當準許,但被告人須另行委托辯護人;被告人未另行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應當在三日內書面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也就是說此時法院有審查的權力,對理由不正當的請求予以否定。但被告人須另行委托辯護人;被告人未另行委托辯護人的,法院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另行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對這種情況,司法解釋沒有規定次數的限制,只是注意審查理由是否正當,與對這種被告人當庭拒絕辯護的司法處理有很大的不同。
綜上所述,我國刑訴法對被告人拒絕接受辯護做出規定,被告人可以拒絕接受律師辯護,也能拒絕司法援助,自己做辯護,當然,刑訴法也規定了拒絕辯護的次數,被告在庭審階段最多可以提出兩次拒絕。對于提出拒絕司法援助的,法院會審查決定是否重新指派律師。
刑事辯護律師怎么收費的
律師辯護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能拒絕辯護人為自己辯護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遺棄罪先予執行
2020-11-11加工承攬合同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1-01-11單方想離婚要怎么辦理
2020-12-06雇傭關系雇主怎樣免責
2020-12-28什么是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2021-02-06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公司盜用他人信息入職如何處罰
2021-01-06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公司裁員賠償規定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22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學生幼兒意外傷害保險有哪些規定
2020-11-25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