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借款怎么確定訴訟時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及其相關解釋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釋頒布替換。
多次借款是不相關連的獨立的借款行為,每一筆借款均有其金額、期限、利息等問題的約定。在每一筆借款期限屆滿之日起債權人都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其他借款是否到期及是否再發生借款行均不構成該筆借款訴訟時效的中止或中斷的情形,故每筆借款應分別計算訴訟時效。
即,數次借款,起訴時部分借款已超出了約定的還款期限屆滿后兩年,這部分借款已超出訴訟時效。
怎么計算借款的訴訟時效
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五條規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七條規定:“訴訟時效期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
第一百四十條規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重新計算。”
對有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在還款期限屆滿之日起開始計算。
對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款,其訴訟時效應按以下幾種情況分別計算:
第一,對于沒有約定履行期限的債務關系,按照《民法通則》第八十八條的規定:“履行期限不明確的,債務人可以隨時向債權人履行義務,債權人也可以隨時要求債務人履行義務,但應當給對方必要的準備時間。”因而其兩年的普通訴訟時效從權利人主張權利而義務人拒絕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但如果債權人未曾主張債權,就不能開始計算訴訟時效。
第二,訴訟時效因權利人主張債權或者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后,權利人在新的訴訟時效時間內,再次主張權利或者義務人再次同意履行義務的,可以認定為訴訟時效再次中斷。從再次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要再次重新計算,且訴訟時效中斷不受次數的限制。但主張訴訟時效中斷,必須有足夠的證據證明。
第三,債權人若一直沒有主張權利,則適用最長訴訟時效期,從債權債務關系發生之日起計算20年,超過20年的,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護。
多次借款的時效計算就是每一筆每一筆的計算,過了的不能起訴,因此,債權人要注意,過了期限,債權人的債權將無法享受法律的保護,但也不是說就無計可施了。如果有實際情況,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空白合同如何勝訴
2020-12-20照腸鏡把腸弄破了如何賠償
2020-12-01交通事故如何判斷是否達到傷殘等級(十級傷殘對比圖)
2021-02-12違章建筑轉租給他人的合同效力怎么認定
2021-03-03中秋節、國慶節超時加班違反勞動法嗎
2021-02-08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車禍后受傷什么情況需賠償護理費
2021-01-09新三板掛牌到上市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14當庭提出管轄異議有效嗎
2020-11-11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應該怎么申辦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
2020-11-08如何辦理房屋抵押登記?
2020-12-20異地買房如何提取公積金
2021-01-23房屋產權到期該如何
2020-12-21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解除保險合同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0-11-18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存在的問題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