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離婚時土地承包經營權沒有分割,而偏巧,該部分土地被國家征收,因此,國家補償了一筆補償費,補償費又該怎么分割呢?
案情:
離婚時未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分割,土地補償費如何分配?原告朱某與第三人楊某于1965年結婚,婚后生育四子二女,均系涇縣涇川鎮城東社區居民委員會弋江村民組農民。在八十年代第一輪土地承包時,朱某一家8口共承包4塊耕地計3.7畝。1987年10月,原告與楊某離婚,但未對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分割。離婚后長子、長女隨父親楊某共同生活,其余子女隨母親朱某共同生活,由于與朱某生活的子女較多,4塊耕地中有3塊收益歸朱某所有,但對外仍舊以楊某為戶主承擔相關權利義務。
2003年11月,朱某所得收益的3塊耕地中有2塊計2.74畝被依法征用,扣除相關費用,應得土地補償費42000元。為該土地補償費的分配,朱某與本案部分第三人發生糾紛,經所在村民組多次調解未果,致使該筆補償費無法發放,只得由村民組存人銀行。朱某于2004年2月以所在村民組為被告起訴至法院,要求被告立即給付全額土地補償費42000元。案件受理后,朱某前夫楊某及6個子女經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本案訴訟。法院審理后認為,1987年朱某與楊某離婚時,未對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進行分割,故原土地承包合同仍然合法有效,應為原告朱某和楊某及6個子女共同承包,此次被征用的2.74畝土地的補償費亦應由上述8人共同所有。由于原告與第三人對補償費分配發生爭議,致使被告無法按時發放該筆補償費,被告對此無責任。
解析:
為了保護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利益,國家通過政策和法律維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穩定性。除非集體經濟經濟組織通過法定的程序進行變更,否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能輕易改變。本案中,朱某和楊某雖然已經離婚,但是集體經濟組織并沒有因為他們婚姻關系的變化而變更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狀況,因此,朱某和楊某等8人共同享有3.7畝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狀況并沒有改變。在對3,7畝土地中2.74畝被征用后獲得的補償款也應當由朱某和楊某等8人共同所有。因此,原告要求單獨獲得42000元補償款的要求不能得到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后醫療機構申請墊付救助基金需要提供什么材料?
2021-01-04離婚后孩孑撫養費標準
2020-12-1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案件如何確定管轄
2021-03-22撿來的孩子不能盲目抱養 只有依法辦收養手續
2020-11-28工廠集資房轉賣需要什么手續
2020-12-13醫療服務合同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2020-12-12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置業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競業限制不平等是否有效
2020-12-11什么樣的公司不簽勞務合同
2021-03-13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哪些情況下不能保險
2020-12-08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簽土地承包合同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2021-02-14合作社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