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監會非法集資規定有哪些?
為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保護社會公眾合法權益,維護經濟金融安全和社會秩序,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起草了《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征求意見稿)》。
根據征求意見稿,非法集資,是指未經依法許可或者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不特定對象或者超過規定人數的特定對象籌集資金,并承諾還本付息或者給付回報的行為。金融管理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其中,非法集資參與人應當自行承擔因參與非法集資受到的損失。省級人民政府全面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確定的處置非法集資職能部門履行非法集資預防監測、行政調查處理和行政處罰等職責;其他部門按照職責分工配合做好處置非法集資相關工作。處置非法集資過程中,有關地方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有效措施維護社會穩定。
各銀監局,各政策性銀行、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郵政儲蓄銀行,外資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其他會管金融機構:
近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意見》(國發〔2015〕59號),并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對下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為貫徹落實國務院決策部署,切實履行銀行業有關職責,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各方面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二、充分認識當前形勢下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重要意義
2014年以來,非法集資問題日益嚴峻,發案數量、涉案金額和參與集資人數大幅上升,達歷年最高峰值。涉及全國近90%的地市州盟,并從東部地區快速向中西部擴散,投資理財、非融資性擔保、P2P網絡借貸、農民專業合作社等領域涉嫌非法集資問題嚴重,大案要案高發,有的案件涉案金額數十億元,涉及人數幾萬人甚至幾十萬人,頻繁引發群體性事件,甚至導致極端過激事件發生,嚴重影響社會穩定。非法集資風險還通過多種渠道逐漸向銀行業傳遞,一些不法分子拉攏銀行員工、借助銀行渠道違規銷售自身理財產品,通過宣稱與銀行有資金托管、跨業合作等業務往來,惡意盜用銀行信用,相關案件涉案金額往往上億元甚至幾十億元,涉及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群訪上訪事件不斷增加,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不僅嚴重損害銀行業整體形象,也給相關銀行業金融機構帶來極大的法律和聲譽風險。
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關系人民群眾切實利益,關系經濟金融健康發展,關系社會穩定大局,關系銀行業金融機構防范自身風險、維護良好聲譽、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各銀監局、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的決策和部署上來,把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作為當前維護金融社會穩定、防范銀行業風險的一件大事抓緊抓好,既要看到非法集資問題的復雜性和嚴峻性,更要看到遏制非法集資的特殊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認真履行自身職責,切實落實風險防控、宣傳教育、監測預警、涉案賬戶查控等各項工作要求,堅決遏制非法集資高發蔓延勢頭,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底線。
三、加強內部管理,切實防范非法集資風險向銀行業傳遞
銀行業金融機構要“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確保分支機構和員工不參與非法集資活動。要進一步加強銀行內控體系建設,根據《關于進一步加強銀行業務和員工行為管理的通知》(銀監辦發〔2014〕57號)、《關于加強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 有效防范柜面業務操作風險的通知》(銀監辦發〔2015〕97號)等要求,嚴格規范銀行銷售投資理財產品的業務流程,強化營業場所和員工行為管理,認真落實輪崗、對賬、內審、授權等管理要求,強化制度管人的有效性。要全面排查員工異常行為和賬戶異常交易,針對員工私售“飛單”參與非法集資等問題進行專項排查,探索建立跨行聯動排查機制,堅決遏制住員工違法違規行為多發頻發的勢頭。要嚴格責任追究,以“零容忍”態度對待違規違紀行為,加快推動全國銀行業從業人員處罰信息系統建設,防范違規員工“帶病”流動,強化職業操守教育,建設合規文化,打造作風過硬、紀律嚴明的銀行業員工隊伍。
四、加強源頭治理,大力開展面向公眾的宣傳教育
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承擔對社會公眾的宣傳教育義務,加強對廣大群眾的金融知識和風險警示教育,通過宣傳讓群眾辨清什么是合法、什么是非法,不輕易上當、不主動參與,自覺抵制非法集資。要依托營業網點優勢,有效利用營業廳內外部資源環境,通過設置宣傳專欄、張貼警示標識、印發材料、風險提示、案例宣傳等方式向廣大金融消費者進行宣傳,確保機構網點100%參與。要創新方式方法,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媒介和載體,開展包括網絡宣傳、媒體宣傳、在基層網點醒目位置張貼標示、社會宣傳等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要將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積極配合地方有關部門開展宣傳月活動,加強協調聯動,將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教育與風險管理、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工作相結合,推動宣傳教育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五、加強資金監測,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監測防控作用
資金流向監測是發現并防范非法集資的關鍵,非法集資大部分通過銀行轉賬,銀行是發現非法集資的前哨,必須站好崗、把好關。要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可疑資金的實時監測預警,及早發現并報告非法集資資金動向,在嚴格執行大額可疑資金報告制度基礎上,對各類賬戶交易中具有分散轉入集中轉出、定期批量小額轉出等資金異動進行監測分析,將涉嫌非法集資線索及時提供給地方各級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建立健全監測預警非法集資工作機制,制定工作制度和操作規程,明確線索搜集、記錄分析、識別判斷、報告移送等各項工作程序。要實行領導責任制,明確具體責任部門和人員,加大對下屬分支機構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
六、積極協同配合,做好涉案賬戶查控等相關工作
各銀監局、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執行《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助人民檢察院 公安機關 國家安全機關查詢凍結工作規定》(銀監發〔2014〕53號),加強與相關行政部門、司法機關的協同配合和信息共享,積極配合有關部門依法開展對非法集資案件涉案資產查封、資金賬戶查詢和凍結等工作。對于重大、復雜案件,各銀監局應配合公安機關進行重點協調和部署,做好有關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督促和指導工作。同時,各銀監局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根據銀監會和公安部相關工作部署,大力推進涉案賬戶資金網絡查控平臺建設應用,切實提高涉案資金查控的合法性、及時性、準確性。
七 、建立工作責任制,加強考核獎懲和責任追究
各銀監局、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防范處置非法集資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考核獎懲和責任追究制度,明確風險防控、宣傳教育、監測預警、涉案賬戶查控等各項工作職責分工,對直接責任人、機構負責人和業務條線管理人員等嚴格厘清責任并明確相應的獎懲措施。對非法集資資金從銀行轉賬的,要認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對策;對員工參與非法集資、做“義務宣傳員”的,要嚴肅調查,追究責任,構成犯罪的及時移交司法機關;對發現線索,為國家、人民群眾挽回損失的,要予以表彰獎勵。
各級監管機構要加大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指導督促力度,及時通報各地工作情況,適時進行督導檢查,并建立問責制度,對于工作落實到位、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對于重視不夠、措施不力的,采取相應監管措施。
現如今非法集資的情況在社會上越來越嚴重,相關部門也在出臺相關的政策打擊這一行為,上文中就銀監會非法集資規定有哪些,從法律角度向讀者列舉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些非法集資的人們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人們一定要記住不要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非法集資罪的構成要件包括哪些
在我國非法集資就是詐騙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工傷鑒定過期了還可以怎么辦
2021-02-08彩禮怎么規定
2021-02-21女方婚前購買房產婚后男方出資裝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2-20關于不辭而別員工的處理建議
2021-02-05試用期申請離職公司不放人怎么辦
2021-02-28勞動爭議調解不成有哪些情況?
2020-12-30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人壽保險合同的法律適用范圍
2020-11-29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保險合同中的幾個基本概念
2021-03-13龍卷風造成的財產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8全責方撤案我如何理賠
2021-01-10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條款的
2021-02-06投保人投保后須知及注意事項
2021-01-06被保險人在索賠中的義務責任
2021-01-10風險代理是怎么一回事?
2020-11-28關于承包地登記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03土地流轉補償新標準是什么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