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相信大家對于這個名詞并不陌生,一般都是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挪用了國家的公款,歸自己使用的行為,或者時進行非法活動,或者其他營利行為等。那么挪用公款犯罪特點有哪些?
一、挪用公款的特點
挪用公款罪在主觀方面有以下特點: 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為目的是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
(2)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
(3)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準備歸還,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歸還,也不是出于行為人的主觀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為人意志之外的客觀原因造成的。
因此,司法實踐中,在認定挪用公款罪的主觀方面時,可把握以下幾點:是否明知是公款;是否故意非法使用;是否只是想暫時挪用;是否準備以后歸還。當挪用人與使用人不一致時,如果挪用人不知使用人利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時,只能根據挪用人的明知內容,按照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或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處罰。如果挪用人知道使用人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的,則按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處罰;如果挪用人開始作案后,主觀故意由暫時挪用發展為非法永久占為己有時,無論行為人主觀上是否真的具有非法永久占有公款的目的,也無論這種占有是否已客觀存在,只要超過三個月未還的,就按挪用公款罪論處,而不按貪污罪或侵占罪處罰。因此,挪用公款罪與貪污罪、侵占罪在行為人犯意發展過程中是不同的:挪用公款罪開始為使用公款,后來可能發展為占有:而貪污罪、侵占罪卻始終貫穿占有公款的目的。
二、挪用公款的定義
挪用公款是指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的,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或者挪用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
1、挪用公款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公共財產的所有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侵犯了國家的財經管理制度。挪用公款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公款的使用權,同時行為人挪用公款后必然占有,有的還因此獲得收益。而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四種相互聯系又具有相對獨立性的權能,因此對所有權權能的侵犯也必然是對所有權的侵犯。所有權被侵犯并不意味著所有權轉移。
根據中國《民法通則》的規定,取得所有權必須依照法律規定,因此,從這一法律意義上講,任何財產犯罪實際上都不可能真正取得所有權,挪用公款罪與貪污一樣都侵犯了財產所有權,不同之處只是在于所有權被侵犯的程度不同而已。同時,正因為挪用公款罪直接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權,而這是違反國家財經管理制度中的公款使用制度的,因而它又侵犯了國家財經管理制度。
但是,由于挪用公款侵犯的主要客體是國家公共財產所有權,挪用公款罪所侵犯的客體包括:
一是國有財產的所有權;
二是勞動群眾集體財產的所有權;
三是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或專項基金的財產的所有權;
四是在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集體企業和人民團體管理、使用或運輸中的私人財產的所有權;
五是非國有公司、企業以及其他非國有單位資金的所有權;
六是非國有金融機構中客戶資金的所有權,
其中,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對象,既包括當然的公共資金款項,也包括擬定的公共資金款項。
本罪侵犯的對象主要是公款。這既包括國家、集體所有的貨幣資金,也包括由國家管理、使用、運輸、匯兌與儲存過程中的私人所有的貨幣。在國有企業、公司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挪用該企業、公司的財物,屬于侵犯了公共財物的所有權。在中外合資、合作、股份制公司、企業中,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挪用上述公司、企業的資金,也應屬于侵犯公共財物所有權。
根據本法第384條的規定,挪用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歸個人使用的,要按挪用公款罪從重處罰,因此這些特定的公款、公物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挪用公物歸個人使用,一般應由主管部門按政紀處理,情節嚴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可以折價按挪用公款罪處罰。因而一般的公物也可以成為本罪的對象。
廣義的公款,是指公共款項、國有款項和特定款物以及非國有單位(金融機構)和客戶資金的統稱。既具有當然的公共財產特性,也具有擬定的公共財產的特性。其中,公共款項,就是為公共所有的資金款項;國有款項,是指為國家所有的資金款項;特定款物,是指專門用于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款物。
它既可以為國家所有,也可以為勞動群眾集體組織所有,還可以為社會公益組織所有;非國有單位資金,是指非國有公司、企業和其他非國有單位所有的資金;客戶資金,是指金融機構客戶所有的資金。因此,廣義的公款不僅包括公共資金款項和國有資金款項,而且還包括特定財物和非國有單位、客戶資金。所謂狹義的公款,專指公共所有的資金款項。包括國有的資金款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資金款項或用于扶貧和其他公益事業的社會捐助專項基金。該類公款只具有當然的公共財產特性。
2、挪用公款客觀要件
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實施了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挪用數額較大的公款進行營利活動,或者挪用數額較大的公款超過三個月未還的行為。
3、挪用公款三個要件
(1)行為人實施了挪用公款的行為,即行為人未經合法批準而擅自將公款移作他用。
(2)行為人挪用公款的行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經手公款的職務上的便利實施的。
(3)行為人挪用的公款是歸個人使用的,所謂歸個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給、借給他人使用
通過對上述內容的閱讀,我們知道挪用公款是違法犯罪的行為,我國相關的法律將挪用公款以挪用公款罪定罪處罰。并且根據挪用公款的目的,以及挪用公款的數額等來量刑處罰。挪用的數額大的,自然懲罰力度更強。
?挪用公款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緩刑
?挪用公款罪數額標準怎么認定
?挪用公款罪追訴期如何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喪偶再婚需要提交哪些資料
2021-01-14抵押物滅失怎么辦
2020-11-13出租商鋪可以抵押嗎
2020-11-16可以抵押商鋪使用權嗎
2020-12-02組合貸款保證費都有哪些
2020-11-25生父能取消其繼承權嗎
2021-01-14配偶不出面可以做抵押貸款嗎
2021-03-12無效合同內部分承諾是否有效
2020-11-21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公司破產財務人員可以辭職嗎
2021-03-08現金價值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24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什么不同
2020-12-07意外傷害保險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2-14人身保險合同的保險利益對象是什么
2020-11-13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1-02-04沒有準駕證肇事保險公司給理賠嗎
2021-03-26個體工商財產保險家具理賠標準是什么
2021-03-07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