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5日,我國立法法實現了自實施15年以來的首次修改,那么,立法法修改了哪些內容呢?修改后的立法法有哪些亮點?立法法的修改主要體現在授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規范授權立法、明確稅收法定原則等六個方面。
一、授予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目前,在全國282個設區的市中,享有地方性法規制定權的有49個,尚沒有地方立法權的共計233個。初次審議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擬賦予282個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
修改后的立法法依法賦予所有設區的市地方立法權,同時明確地方立法權的邊界,規定設區的市可以對“城鄉建設與管理、環境保護、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的事項”制定地方性法規。這一修改意味著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市實現擴圍。
二、落實“稅收法定”原則
修改后的立法法將“稅收”專設一項作為第六項,明確“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征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法律規定。
這意味著今后政府收什么稅,向誰收,收多少,怎么收等問題,都要通過人大立法決定。
三、規范部門規章權限
修改后的立法法規定,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于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四、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
修改后的立法法規定,全國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提前參與有關方面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涉及綜合性、全局性、基礎性等事項的法律草案,可以由全國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或者常委會工作機構組織起草。
五、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
修改后的立法法將提高立法質量明確為立法的一項基本要求;規定建立開展立法協商,完善立法論證、聽證、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等制度;健全審議和表決機制。
六、加強備案審查
修改后的立法法規定,全國人大有關的專門委員會和常委會工作機構可以對報送備案的規范性文件進行主動審查;可以將審查、研究情況向提出審查建議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以及公民反饋,并可以向社會公開。
立法法全文
立法法擬修改,修改了哪些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間借貸判決生效后下一步怎么辦
2021-02-04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商業銀行調整業務范圍需要哪個部門批準
2021-02-09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按揭的房產可以贈與未成年兒子嗎
2021-01-12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怎么認定廠里違法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員工擅自離崗怎么處理
2020-12-04公司降職降薪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3勞動爭議是否可以工資結算了再申請
2021-02-24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保險合同成立與生效如何確定
2021-03-08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入保5天后意外身亡 小冬的保險何時生效
2021-01-14保險產品誰打造
2021-01-27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保險合同終止多久可以復效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