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的簽訂、履行過程中,其實很容易出現那種騙取對方財物的行為,而這樣的行為在符合了一定標準之后,則就會被認定為合同詐騙罪,按照《刑法》中的規定就要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接下來,律霸小編為大家帶來2017年合同詐騙罪量刑標準的內容,希望可以為你提供一些幫助。
一、合同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七條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在二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刑法第224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2、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3、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本罪既可以由個人實施,也可以由單位實施,因此,只要單位或者個人進行合同詐騙,騙取的財物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就構成犯罪,依法追究單位或者個人的刑事責任。
二、2020年合同詐騙罪量刑標準
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單位犯合同詐騙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上述規定處罰。
合同詐騙罪是經濟犯罪中犯案率較高的犯罪,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因為合同詐騙真正被追究刑事責任的很少,被害人能追回損失的情況也不多。上文中小編為大家帶來了2017年合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內容,各位可以具體了解一下。若在這方面還有疑問的話,請直接來電咨詢我們的專業律師。
經濟詐騙罪判多少年,量刑標準是什么?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破除合同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犯著作權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20新三板定增對象
2020-12-16我國關于遺產繼承稅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0-11-12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怎么處理
2021-02-03簽了民事調解協議后還能再起訴嗎
2020-12-22購房合同違約上征信嗎
2020-12-13公租房戶口在有居住權嗎
2021-01-27實習期最長的是多少
2020-12-31工傷申請應該歸哪個仲裁委管轄
2020-12-10哪些情況壽險保險人可以免責
2020-12-03壽險投保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18“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客戶交通意外致高殘 民生人壽理賠1.5萬
2021-01-16保險公司追訴時效是怎樣的
2020-12-01約定與法律有什么關系
2021-01-30保險詐騙犯罪的具體行為方式有哪些
2021-02-16飲酒出事故保險公司應該負責嗎
2021-01-08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