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當中,因為被非法集資犯罪分子騙取的人,導致血本無歸負債累累的現象也是比較常見的,足以證明非法集資的性質是非常惡劣的。面對非法集資這種犯罪活動,除了要求我國法律加強懲治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我國公民要加強對非法集資的防范。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國南昌非法集資怎么防范?
一、我國南昌非法集資怎么防范?
1、對照銀行貸款利率和普通金融產品的回報率是否過高,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很可能就是投資陷阱。我國規定,超過國家規定貸款利率4倍以上的不受法律保護,可作為判斷回報是否過高的參考。天上不會掉餡餅,高收益和高風險是并存的,犯罪分子的目的就是騙取錢財。一個企業正常的年利潤一般不會超過20%,超高利投資回報分配不可能維持太久。其中必有非法詐騙行為。“快速致富”、“高回報、零風險”極有可能是“請君入甕”的投資陷阱。廣大投資者和居民一定要增強分辨能力、擋住利益的誘惑,切莫貪圖高利、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要相信“免費的午餐”。
2、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經過國家批準的合法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發行公司股票、債券、國家規定的股權交易場所等。如果不具備發行、銷售股票、出售金融產品以及開展存貸款業務的主體資格,就涉嫌非法集資。如不法分子以“證券投資咨詢公司”、“產權經紀公司”等為名,推銷所謂即將在境內外證券市場上市的股票,可通過政府網站查閱是否已批準發行等。
3、通過查詢工商登記資料,查明相關企業是否是經過法定注冊的合法企業,是否辦理了稅務登記等。如果主體身份不合法、不真實,則有欺詐嫌疑,
4、一些影響較大的非法集資犯罪,相關媒體多會進行報道,要通過媒體和互聯網資源,搜索查詢相關企業違法犯罪記錄,防止不法分子異地重犯。
5、對親朋好友低風險、高回報的投資建議和反復勸說,要多與懂行的朋友和專業人士仔細商量,審慎決策,防止成為其發展下線的目標。
6、如果實在無法決斷是否是非法集資,除上面談到的應當提高警惕,盡量避免上當受騙外,社會公眾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咨詢,待了解詳情后再作決定。切不可抱有僥幸心理,盲目投資。
二、法律知識
(一)常見罪名
非法集資刑事案件主要涉及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集資詐騙罪兩個罪名。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是指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行為。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與集資詐騙罪都有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從表面上看有一定的相似性。兩者區別的關鍵在于主觀目的不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行為人并沒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而是意圖通過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來營利。集資詐騙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目的,意圖直接占有所募集的資金。
(二)法律后果
根據《刑法》的規定,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犯集資詐騙罪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數額特別巨大并且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特別重大損失的,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
(三)參與非法集資形成的風險及損失承擔
有關法律明確規定,因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在取締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集資活動的過程中,地方政府只負責組織協調工作,而不能采取財政撥款的方式彌補非法集資造成的損失。
這意味著一旦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參與者利益不受法律保護,經人民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人自行承擔損失,而不能要求有關政府部門代償。
要想做到預防非法集資,首先大家對于非法集資類犯罪,活動的特征要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當中,涉及到有公司讓自己投資的話,一定要通過政府網站查詢相關企業是不是有國家的正式手續,另外如果對方答應給自己的利息過高的話,也一定要預防是否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非法集資罪的數額怎么確定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呢
2021-03-05公司法關于分紅的規定是什么
2021-01-17留置權與抵押權有什么不同之處
2020-12-16單獨針對違約金能否設計抵押擔保
2021-02-14怎么繼承父母的拆遷安置房
2021-02-12交通事故訴訟費能否稅前扣除
2021-02-07交通事故屬于工傷死亡如何索賠
2021-01-22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房產私人抵押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17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簽訂的就業協議可以約定違約金嗎
2021-03-26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勞務派遣員工轉正后工齡如何認定
2020-11-20<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車輛損失險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義務
2020-12-02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有哪幾種
2021-01-23意外險拒賠后如何申訴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