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公安機關大力打擊非法集資已卓有成效。但隨著經濟發展、經營類目變多,除假冒銀行、融資性擔保、境外投資、回購收藏品等傳統非法集資手段,近年又新增了其他種類的騙局,擴大了受害者的年齡范圍。其中部分騙局中老年人分辨不清故受害者居多。來看下非法集資有哪些新特征增加:
一、以“辦理養老保險”名義實施犯罪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局工作人員
宣稱能“違規”為未到退休年齡的老年人辦理正式退休,并按月領取社會養老保險金。在收取受害者兩至三萬元不等的好處費后,他們組織受害群眾在租賃場地登記并采集指紋,造成補辦手續的假象。犯罪分子隨后即以受害者名義辦理銀行卡,存入當月的“退休金”中,進一步騙取被害人的個人信息和信任,以詐騙更多受害人的資產。此騙局受騙對象主要是判斷力不夠的老年人。
二、以家庭“分時度假”名義欺騙受害者
一些假日俱樂部、旅游公司宣稱在全國各旅游景點發展了幾百家度假加盟酒店和度假村,假借“國際分時度假組織”之名,精心設置騙局,誘騙受害者簽訂格式合同,購買其五年至三十年不等的“分時度假”房屋居住權證、度假酒店權益和會員卡,此情況較為突出。
三、“一元租車”形式存在
所謂“一元租車”是指租賃公司向汽車銷售公司租用汽車,再以每天一元錢的價格出租給承租方,承租方需交納欲租車輛價格兩倍以上的車款作保證,并負責辦理汽車牌照和必要的車輛保險。一年后,由承租方歸還租車,租賃公司退還其保證金。公安機關偵查發現,這些租賃公司均依托汽車銷售公司,自身并無經濟實力,其所出租車輛的所有權均系汽車銷售公司,一旦租賃公司資金鏈斷裂或發生攜款潛逃情況,保證金即出現兌付風險,承租方將會面臨保證金、汽車錢物兩空的局面。一旦受騙,風險巨大。
四、以“民間期貨交易”為名集資詐騙
近日,一種以“民間期貨交易”為名的新型集資詐騙形式悄然興起。犯罪分子以香煙作為標的物,重復多次“銷售”給不同投資者,誘惑群眾投資。投資者以實時市場價格在犯罪分子處購買香煙,但并不取走所購物,犯罪分子僅手寫認購憑條作為交易依據,并聲稱投資人可在任何時候以當時的市場價格兌現交易物款。但當部分受害群眾欲兌回香煙款時,發現犯罪分子早已攜款潛逃。
五、假借P2P網絡借貸名義非法集資
即套用互聯網金融創新概念,設立所謂P2P網絡借貸平臺,以高利為誘餌,采取虛構借款人及資金用途、發布虛假招標信息等手段吸收公眾資金,然后突然關閉網站或攜款潛逃。
中老年人時間充裕,對于網絡信息不熟悉不敏感,且已經積累一定養老資產,熱衷于建立自己生活上的保障,他們往往是非法集資犯罪者行騙的對象。他們極有可能被保險和度假相關的假象迷惑,部分愛好收藏的老年人則容易財物兩空。而年輕人工作、做生意周轉資金時容易被期貨、網絡借貸引誘受騙。非法集資有哪些新特征的騙局存在?若發現自己蒙受損失后一定要找365律師。
非法集資罪和民間借貸的區別
眾籌與非法集資的界限
非法集資罪立案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證據的收集和審查和運用的相關規定有哪些
2021-01-07案件移送之后能否再提管轄權異議
2021-01-25股權轉讓價格等于注冊資金或實際出資嗎?
2021-02-21留置時間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2-07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行政處罰案件多長時間辦結完
2021-03-25共同過失犯罪的范圍與要件
2021-01-17怎樣做好訴訟前的準備
2020-12-25煤礦辭退體檢嗎
2021-02-20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能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1-17財產保險合同指定受益人沒有法律依倨
2020-12-05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 保險公司拒賠合理嗎?
2021-03-03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會被公布嗎
2021-03-14買了不計免賠為什么不能全賠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