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的,我國法律是明令禁止如何用人單位雇傭未滿十六周歲童工的,因此要是單位違法使用童工,并且造成了童工受傷甚至死亡的話,肯定是要對童工承擔賠償責任的。那么,14歲童工猝死怎么賠償?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來了解下具體的內容吧。
一、童工受傷甚至死亡怎么賠償
童工出現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依據《工傷保險條例》和《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的規定承擔賠償責任。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童工。童工傷殘或者死亡的,用人單位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或者由民政部門撤銷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其他非法用工行為,依法亦受相應的行政處罰。《工傷保險條例》第66 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殘、死亡的,由該單位向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得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第1款);“前款規定的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以及前款規定的童工或者童工的直系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第2款)。
根據《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的規定,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確定,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以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 定的標準和范圍確定,并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
一次性賠償金按以下標準支付: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地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并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10倍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等其他賠償金。
因此如果單位使用童工,并且造成了童工受傷的話,一般是按照人身損害賠償的規定來對受傷童工進行賠償的。
二、法律如何保護童工
《勞動法》第15條規定:“禁止用人單位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工傷保險條例》第63條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使用童工,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童工傷殘、死亡的,由該單位向童工或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賠償標準不低于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在這里,條例沒有使用“工傷”這一概念,而用“致童工傷殘”的說法,其隱含意義在此可以理解為傷殘童工不需進行工傷認定。
《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第10條規定:“童工患病或者受傷的,用人單位應當負責送到醫療機構治療,并負擔治療期間的全部醫療和生活費用。用人單位還應當一次性地對傷殘的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賠償,賠償金額按照國家工傷保險的有關規定計算。”從這些規定看,童工傷亡的賠償不需工傷認定,用人單位直接予以賠償。作為受到傷害的童工方,可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的民事法律關系主張權利。
根據上文的解答,相信大家此時已經對這個問題有所了解了吧。由于童工不具有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因此是不能按照工傷來處理的,而是根據人身損害的相關規定來賠償。同時,還會依法追究單位的其他法律責任。
在我國多少歲算童工,童工的年齡是多大
非法招用童工承擔什么責任
禁止使用童工勞動法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以后的債務怎么處理
2020-11-11行政復議機關可以進行行政調解嗎
2021-02-12行政訴訟公民原告資格能否繼承
2021-01-22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違反安全生產法第91條規定罰多少錢
2021-02-16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該怎么辦過程是怎么做的?
2021-02-16小區改造造成個人財產損失怎么辦
2021-01-11加盟后開了店,且合同已經到期了還能解除合同嗎
2020-12-16學生在校外發生事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28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高級管理人員怎么簽合同
2021-03-04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煤火費勞動仲裁可追溯幾年
2021-02-11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保險公司調解肇事者吃虧嗎
2021-01-28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什么是保險法中近因原則
2020-12-20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