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罪的構成是行為人在明知是國家保護的文物的前提下,故意加以破壞、毀損的行為。這不利于加強國家文物的保護,因此,刑法專門規定了相應的罪名來處罰這種行為。
客體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體是國家有關名勝古跡的管理秩序,對象則為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所謂名勝古跡,包括風景名勝及文物古跡。其中,風景名勝,是指具有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較集中,環境優雅、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區。根據其觀賞、文化或科學價值的大小,環境質量的高低,規模大小,游覽條件的優劣等,可分為國家重點、省級和市縣級3級風景名勝區。所謂文物古跡,是指與名人事跡、歷史大事有關而值得后人登臨憑吊的勝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根據其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可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自治區、直轄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及縣、自治區、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屬于本罪對象的名勝古跡,應是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其范圍宜控制在全國重點與省級兩級內,縣、市級的名勝古跡,一般不能構成本罪的對象。
客觀要件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情節嚴重的行為。所謂損毀,是指損壞和毀滅。具體方式多種多樣,如搗毀、砸碎、拆除、污損、挖掘、刻劃、焚燒、炸毀等。一般表現為積極的作為方式,如損毀景物、建筑物;破壞園林植物;在名勝古跡區蓋違章建筑,拒絕拆除等、但也不排除可以由消極的不作為方式構成。
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的行為必須達到情節嚴重。情節不屬嚴重即使有損毀行為,也不能構成本罪。所謂情節嚴重,主要是指多次損毀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的;因其行為造成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嚴重損壞的;造成名勝古跡大面積損毀的;造成惡劣影響的;出于卑鄙動機損毀的:抗拒他人制止的;等等。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年滿16周歲且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國家保護的名勝古跡而加以損毀。間接故意和過失不構成本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訴訟維持判決存在先天性的缺陷是什么
2021-03-23侵權糾紛中如何認定被扶養人
2020-12-26醉駕行政處罰單多長時間下達
2020-12-07涉外民事訴訟中的涉外因素是指什么
2021-01-20法院達成的離婚調解書是否能反悔
2021-02-03注冊倉單定義和流程是什么
2020-11-07中止履行合同應注意什么
2020-11-10保險合同要如何訂立
2021-01-01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保險合同法】責任保險的可能責任
2021-01-10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車輛超載保險賠付嗎
2021-03-16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固定資產的財產保險價值可以為賬面余額嗎
2021-01-28保險合同的訂立必須要投保人親自簽字蓋章才生效嗎
2020-11-21法院判決國內首例“二次理賠保險官司”
2021-03-14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單位福利房遇到拆遷,職工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