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人在外國犯罪,怎么處理
1、如果行為在日本,日本已經立案偵查,按照日本法律辦理;
2、之后回國,根據《刑法》第七條、第十條規定,按照屬人管轄,適用我國刑法,但是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如果必須追究刑事責任,在日本已經受到刑事處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或減輕處罰。
也就是說,對于中國人在國外犯罪回國后是否追究刑事責任,還要看他所犯的罪行及其嚴重性。如果按照現行刑法的規定,其所犯罪行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當然這里只是規定可以不予追究,非必然結果,若造成的影響惡劣,不排除追究刑事責任的可能。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第十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罪,依照本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雖然經過外國審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國已經受過刑罰處罰的,可以免除或者減輕處罰。
二、刑事犯罪追訴期限是多長
根據《刑法》第87條規定,犯罪經過下列期限不再追訴:
(1)法定最高刑為不滿5年有期徒刑的,經過5年;
(2)法定最高刑為5年以上不滿10年有期徒刑的,經過10年;
(3)法定最高刑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經過15年;
(4)法定最高刑為無期徒刑、死刑的,經過20年;
如果20年以后認為必須追訴的,須報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
在外國犯罪,首先肯定是要受到外國法律的制裁。但對于其在外國的犯罪行為,在我國并不一定構成犯罪。若不構成犯罪,那么回國之后肯定就不會受到追究,但要是在我國也認定構成犯罪的話。則此時要看其所犯罪刑最高刑期有沒有超過3年,若沒有超過3年的,可不予追究。而要是超過了3年,意味著罪行比較嚴重,這個時候就要追究其責任,不過可以免于處罰或者減輕處罰。
怎樣認定犯罪預備行為?
假釋期間重新犯罪構成累犯嗎?
犯罪既遂有哪些表現形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根本違約有解除權嗎
2020-12-04遭人辱罵如何維權
2021-03-01公眾號摘抄一段話會不會侵權
2020-12-29抵押物擔保能否直接執行賬戶
2021-03-01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11-09股東的個人財產和公司財產的區別
2020-11-11探望權中止事由是什么
2021-03-07贈與合同約定不得撤銷贈與,贈與人可以撤銷贈與嗎
2021-02-20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行政處罰訴訟后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8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離退休不滿5年能解除合同嗎
2021-01-31勞動爭議案件舉證指引最詳細
2020-11-15貨物運輸保險條款如何理解
2021-02-05保險公司在有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該怎么做
2021-01-02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2-20職業變了 保險是否要變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