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中假釋的條件是什么?
法律中假釋的條件是: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假釋在我國刑法中是一項重要的刑罰執行制度。
二、法定的實質條件
犯罪分子認真遵守監視,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至再危害社會,這是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或者關鍵條件。
(一)犯罪分子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的,應當認為“確有悔改表現”:
1、認罪服法;
2、遵守罪犯改造行為規范和監獄紀律;
3、積極參加政治、文化、技術學習;
4、積極參加勞動,愛護公物,完成勞動任務。
(二)“不致再危害社會”,是指罪犯在勞動改造期間一貫表現好,確有悔改表現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殘并喪失作案能力的。
此外,根據有關司法解釋,把握適用假釋的實質條件,還須特別注意以下問題:
第一,為了貫徹對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未成年犯的假釋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犯依法適度放寬。
第二,對罪行嚴重的危害國家安全的罪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主犯、慣犯的假釋,主要是根據他們的改造表現,同時也要考慮原判的情況,應當特別慎重,嚴格掌握。
三、法定的對象
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適用假釋。根據我國刑法規定,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釋。假釋是對犯罪分子有條件地提前釋放,同時,國家并不排除對其繼續執行尚未執行的那部分刑罰的可能性。這一特點決定了假釋不適用于被判處其他刑罰的犯罪分子。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假釋的條件的,是可以申請假釋,這是對于改造表現良好、態度誠懇、積極配合公安部門進行案件的審理并提出有價值的線索的一種獎勵政策。但是假釋期間,犯罪嫌疑人的舉動仍然受到監管,如果在這期間再次犯罪的,公安機關有權取消假釋重新對其進行逮捕。
假釋的考驗期限有多長?
假釋是什么意思,申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
假釋期滿后怎么辦,假釋期滿如何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察機關調查過程中,被調查人死亡如何處理
2020-11-29危害公共衛生罪
2021-01-21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商標侵權經銷商有責任嗎
2021-01-21與擔保法有關的幾個實務問題
2021-02-19行政處罰繳款期限為多久
2021-01-17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以起訴離婚
2020-11-25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住房公積可以取出來嗎
2020-12-12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人壽保險的辦理和理賠途徑是什么
2020-12-30人身意外險可以抵扣嗎
2021-01-05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的補償性要如何體現
2021-03-09無責以買保險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