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視居住結束意味著什么?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解除監視居住一般意味著當事人不應當承擔刑事責任,公安機關依法予以撤案。
新《刑訴法》第七十五條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擴展資料:
被監視居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離開執行監視居住的處所;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準不得會見他人或者通信;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六)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身份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款規定,情節嚴重的,可以予以逮捕;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執行機關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采取電子監控、不定期檢查等監視方法對其遵守監視居住規定的情況進行監督;在偵查期間,可以對被監視居住的犯罪嫌疑人的通信進行監控。
監視居住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尚未進行非常充足。所以警方可以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的居住監視。當監視居住一結束之后,公安機關就必須立刻撤回,不得再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監護,因為犯罪嫌疑人很有可能是屬于無罪的。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不能在哪里執行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的決定機關是哪個?
監視居住的期限一般是多久,適用條件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遭人辱罵如何維權
2021-03-01行政處分與行政處罰的主要區別是什么
2021-02-12涉外離婚訴訟向哪個法院提出
2021-03-09中外合資企業能破產嗎
2020-12-04如何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優勢
2021-01-01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特殊合同的訂立方式
2020-12-03入職被發現畢業證是假的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3-17冒名頂替簽訂勞動合同的效力
2020-12-19人身意外傷害的內容有哪些
2021-01-10人身保險投保書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1-22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保險是先用交強險賠付嗎
2020-11-09保險代理合同范本
2020-11-21土地承包經營權退出的三換模式是指什么
2020-12-31土地入股分紅屬于什么科目
2020-11-16農村房屋只有一般在拆遷范圍之內,怎么辦
2021-02-19商業拆遷補償面積是不是1賠3
2021-01-28拆遷貨幣補償買不起房子合理嗎
2020-12-192020年一戶多宅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