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商品的,可以請求賠償嗎
2014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23號案例。基本案情是,2012年5月1日,原告孫*山在被告****超市有限公司江寧店(簡稱**超市江寧店)購買“玉兔牌”香腸15包,其中價值558.6元的14包香腸已過保質期。孫*山到收銀臺結賬后,即徑直到服務臺索賠,后因協商未果訴至法院,要求**超市江寧店支付14包香腸售價十倍的賠償金5586元。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人民法院于2012年9月10日作出(2012)江寧開民初字第646號民事判決:被告**超市江寧店于判決發生法律效力之日起10日內賠償原告孫*山5586元。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原告孫*山屬于消費者,《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只要在市場交易中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是為了個人、家庭生活需要,而不是為了生產經營活動或者職業活動需要的,就應當認定為“為生活消費需要”的消費者,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調整的范圍。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二款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銷售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
**超市江寧店作為食品銷售者,應當及時檢查待售食品,清理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但其未及時清理過期的“玉兔牌”香腸,未履行法定義務,可以認定為銷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
當銷售者銷售明知是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時,消費者可以同時主張賠償損失和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也可以只主張支付價款十倍的賠償金。本案中,原告孫*山僅要求**超市江寧店支付售價十倍的賠償金,屬于當事人自行處分權利的行為,并且法律并未對消費者的主觀購物動機作出限制性規定,不論其購買時是否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標準,人民法院都應予支持。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總結的關于“買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商品的是否可以請求賠償”的相關資料,在文中有詳細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您。本網站致力于打造優質的律師咨詢服務,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行律師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拘留屬于聽證范圍嗎
2021-01-30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商標近似判斷原則有哪些
2021-02-04以新貸歸還舊貸不是同一保證人是否繼續擔保
2021-02-26共享單車用戶訂立合同時應注意的事項
2021-01-18微商,代購等將如何規范和管理
2021-01-05老公有語言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1-01-13撫養費強制執行申請書模板
2021-02-26繼子女在什么情況下對繼父母的沒有贍養義務
2021-01-11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夫妻協議離婚步驟是怎樣的
2020-11-30家庭婚姻矛盾鬧事謾罵侮辱的離婚處理
2020-12-20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集資房與眾籌房有什么區別
2020-11-08調崗時需要注意什么
2021-02-01勞務外包的好處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費率
2021-02-01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