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侵犯個人信息罪怎么判
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相關法律規定:
《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
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
二、個人信息與隱私怎么界定
個人信息和隱私是或具有交叉關系、或互異、或包含的兩個概念。隱私是指不被公眾所知的,具有私密性。個人信息則是一個不可能進行周延的概念。從世界各國立法例來看,對個人信息的稱謂并不一致,有的采用“個人資料”,有的采用“個人隱私”。目前主流的理論和觀點認為,只要不是向不特定的社會 公眾公布,主體在將自己的某種個人信息向特定個人或群體披露后,對其他個人或群體仍然享有隱私權,如果其他人未經許可擅自公布其個人信息的,仍然構成隱私侵權。
應受到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
1、該信息的主體為自然人;
2、該信息與其自然人主體有切身的利 益關系,如關系到個人尊嚴、個人的社會生存利益;
3、該信息具有隱私性;
4、該信息需被除自己之外的單位或個人所掌握。
即在法律的層面上,探討個人信息與 隱私范圍的話,應該承認受法律保護的個人信息應該是具有某種程度的隱私性、分別受相關不同階層的法律的保護。
個人信息 應該選擇一種合理、科學的方法進行定義。歐洲多數立法針對個人數據(如歐盟1995年《數據保護指令》規定:“個人數據是指,與一個身份已被識別或者可被 識別的自然人相關的任何信息。”)其采取的是抽象概括的方式,較為寬泛。該方法在法律認定時可能造成相當難度,所以在抽象概括的方式下,再進行列舉較為合理。
根據刑法中的規定,我們知道一般侵犯個人信息罪怎么判了,此時也是需要結合實際的犯罪情節,對罪犯量刑處罰才能做到罪刑相適應。按照《刑法》中關于此罪的量刑標準,構成侵犯個人信息罪的最高只能對罪犯處7年有期徒刑,不過可以同時判處罰金。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司法解釋
買房時個人信息被泄露怎么辦?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消費購物如何維權
2021-01-19婚外情會坐牢嗎
2021-03-25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個體工商戶年檢步驟是什么
2020-12-27授予專利權對新穎性有哪些認定標準
2021-02-04行政處罰聽證可以延期多長時間
2020-12-18離婚調解不去有壞處嗎
2021-02-15繼承人可以放棄繼承遺產嗎
2020-12-16打架沒有傷情鑒定能處理嗎
2021-01-21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找二手房中介怎么安全交易
2021-03-24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試用期職工患病企業怎么辦
2020-12-13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人身意外險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19對保險財產損失獲得賠償后終止保險合同的情形
2020-11-18人身保險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30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