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違反犯罪活動進行的時候,有時會存在這樣一種人群。他們實際上沒有做什么真正和案件有關的事情,但是卻從側面幫助了犯罪分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不作為幫助犯,其實對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動還是有幫助的。那么,關于不作為幫助犯量刑是怎樣的呢?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從犯處罰是怎樣的?
按照刑法第27條第2款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在從犯刑事責任原則的具體適用中應注意以下兩點:
(一)我國刑法對從犯采取必減主義。即對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二)對從犯予以從輕處罰,或者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應綜合考察共同犯罪的性質、對犯罪結果作用的大小等方面的具體情形具體確定。
二、不作為幫助犯量刑是怎樣的?
(一)酌定量刑情節
酌定情節,又稱裁判情節,是指刑法沒有明文規定,根據立法精神從審判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反映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程度,在量刑時酌情適用的情節。
1、犯罪的手段。
2、犯罪的時空及環境條件。
3、犯罪的對象。
4、犯罪造成的危害結果。
5、犯罪的動機。
6、犯罪后的態度。
7、犯罪人的一貫表現。
8、前科。
9、其他酌定情結。
10、人民法院對自愿認罪的被告人,酌情予以從輕處罰。(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九條)
對從犯量刑時,應該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客觀公正進行量刑。
(二)法定量刑情節
法定情節,是指法律明文規定在量刑時必須予以考慮的情節。它既包括刑法總則規定的對各種犯罪共同適用的情節,也包括刑法分則對特定犯罪適用的情節。我國刑法共規定了以下四種法定情節:
1、從重處罰情節;
2、從輕處罰情節;
3、減輕處罰情節;
4、免除處罰情節。
我國刑法規定,對于從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說明從犯的法定量刑情節包括從輕、減輕和免除處罰三種。
不作為幫助犯在量刑上還是明確的。主要有從重、減輕、甚至是免除懲罰。畢竟即使當事人沒有實際性的參與犯罪,但是對犯罪分子有所幫助,這也構成了犯罪,縱容了犯罪分子和犯罪活動,當事人也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故意殺人罪量刑標準2020
瀆職罪量刑標準
綁架罪量刑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最大要承擔的責任是什么
2020-12-22抄襲小說犯法嗎
2021-02-09近親結婚可以領結婚證嗎
2021-01-29簽訂婚前協議書的注意事項
2020-12-25同一當事人的兩種違法行為,可以分別立案嗎
2021-01-11離婚法院第一次調解需要律師嗎
2021-02-04勞動工傷基本賠償項目是什么
2020-12-20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通過房產中介買賣房屋有何風險
2021-03-18競業限制名字簽錯有效力嗎
2020-12-20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投保壽險時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壽險的保險金如何給付
2021-02-11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保險合同全部是附和合同嗎
2021-02-22承包合同書怎么寫
2021-02-01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應該找什么部門辦證及內容
2020-11-23土地出讓金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0-12-25違建,危房,舊房的拆遷都沒有補償嗎
2021-02-25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強制拆遷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