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分子最想要的判決結果就是處以緩刑,因為在緩刑期間如果有極好的表現和悔過態度有機會最終不執行刑罰,這也是犯罪分子在接收審理時力爭的結果,但是需要符合一定的標準才可以,那么判處緩刑釋放是否立即執行呢?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
一、判決緩刑看守所立即釋放嗎
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立即釋放,如果是在押犯,第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自社區矯正工作實施后一般是由當地司法局社區矯機構進行接收,并指定服刑人員按規定時間到住所地司法所報到接受社區矯正。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百五十五條第一審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判決尚未發生法律效率的,不能立即執行。如果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在押,第一審人民法院應當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
即法院宣告緩刑以后,必須先行作出變更強制措施的決定,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取保候審,并立即通知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接到法院決定后,應無條件的辦理釋放手續,發給釋放證明。最遲當日24時之前,被宣告緩刑的罪犯就可以離開羈押場所回家。
宣判緩刑后,應當當庭釋放,無需通知看守所,也不需另外派人。
但是,在宣判緩刑之前已經經過了司法局的社會調查,宣判后犯人得去司法局報到,實行社區矯正。
緩刑,也稱為暫緩執行刑罰、暫緩量刑、緩量刑。是刑法上的一種刑罰制度。法院在刑事審判中,根據被判處刑罰的罪犯的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規定一定的考驗期,暫緩刑罰的執行。如在考驗期內,滿足一定的條件,原判刑罰將不再執行的一種制度。因此,簡言之,緩刑是有條件地不執行所判決的刑罰。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規定定期向執行緩刑的機關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考察機關批準。
而在假釋環境中,剝奪政治權利仍然是從緩刑結束時開始執行。同主刑條件一致。
在法院對案件宣判緩刑后,非在押犯應當立即釋放,而如果是在押犯則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改為監視居住或者其他情況,總之是否立即釋放這個問題是要根據犯人的是否被捕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犯過失致人死亡罪可以判緩刑嗎
管制可以適用緩刑嗎?
醉駕拘役可以緩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年合肥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0-11-29醫療器械事故打官司要收集哪些證據,第一時間要做什么
2021-03-02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乘客下車開門撞傷騎車人,賠償責任由誰承擔
2021-03-22商業銀行到境外借款是否需要批準
2021-01-08不履行裝修合同工商怎么處罰
2021-01-23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非居住房屋拆遷貨幣補償金額如何確定
2021-02-09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單位能否單方調動員工崗位
2021-01-30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因
2021-01-06人身保險怎么快速索賠,人身保險索賠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02淺談對保險合同中重大事項的理解
2020-12-06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1-15什么樣的人身保險合同無效
2020-12-23辦照期間肇事,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08本案保險人應承擔保險理賠責任
2020-11-14身患重疾意外摔傷致死保險公司不予賠付嗎
2021-01-08保險人解除合同的情形是什么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