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發生工傷后首先要經過工傷鑒定,再需要和用人單位協商賠償事宜。我國法律法律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各種理由克扣職工的工傷賠償費用。那么你知道工傷鑒定結果出來后多久賠償有沒有期限,有什么規定嗎?本文將為大家解答。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工傷鑒定結果出來后多久賠償有沒有期限,有什么規定?
一般是60天,需要盡快與對方協商解決,如果協商不成,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而勞動仲裁也有期限規定,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之日開始計算。
二、勞動仲裁的期限規定是什么?
用人單位有繳納工傷保險,即可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申領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工傷待遇;同時要求用人單位支付其余工傷賠償。用人單位未繳納的,由用人單位全部支付。
用人單位拒不支付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之日開始計算。
法律依據:《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第四條 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以上就是關于工傷鑒定結果出來后多久賠償有沒有期限,有什么規定的全部內容。通過本文我們可以知道,工傷鑒定結果出來后多久賠償是有期限的,一般是60天,總之要盡快和用人單位協商賠償事宜,如果協商不成,要申請勞動仲裁,而且勞動仲裁的時效期間是一年。
不服工傷鑒定,可以申請重新鑒定嗎
2020年最新國家工傷鑒定標準
工傷鑒定怎么收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電路有問題誰擔責
2021-02-01“假一賠一”公告承諾能否作為商家逃避法律責任的依據
2021-01-18醫療過錯十級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4集體企業改制后對職工如何安置
2020-12-08如果抵押物沒登記合同有效嗎
2020-12-20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新三板定向增發的流程
2020-11-28看守所人犯的近親屬病重,可以回家探視嗎
2020-11-23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什么樣的遺囑不能更改
2020-12-24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勞動合同怎么變更
2021-01-04員工不辭而別多久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
2021-03-20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2013年最新工資改革調整方案
2021-03-21辭職的法律規定是什么
2020-12-22意外險的計算公式
2021-03-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中產品危險程度是如何劃分的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