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那些被最高人員法院核準執行死刑的犯罪分子來講,我們又稱其為死刑犯。而要是被判死緩的話,則稱為死緩犯。即使是被判死刑立即執行的,其作為人的相關權利還是有的。因此法律上面對死刑犯規定了一些具體的待遇,下面就由律霸小編為大家在下文中整理出來。
死刑的執行是指人民法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執行死刑的命令,將死刑犯予以處決的行為。死刑犯的被執行人道權是指死刑罪犯被執行死刑應當得到人道的待遇,具體執行死刑的方式、執行死刑的時間、執行死刑的程序、尸體的處理等方面的體現。
1.執行死刑的方式要簡單化,盡量減少死刑犯的痛苦
在中世紀以前,死刑執行方式多樣而嚴厲。在我國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里,死刑的執行也以嚴酷而著稱。這是和當時的刑罰報應思想一脈相承的。隨著人道觀念的深入,以及刑罰執行的簡便易行的理念,各國立法紛紛簡化死刑執行的方式和步驟,尋求盡可能使罪犯減少痛苦的方式。當今世界各國,死刑執行的方式已簡單化。總的來講,現今存在的死刑執行方式有五種,即槍決、絞死、石擊、電刑、毒死。我國現行刑事訴訟法規定死刑執行的方式有兩種,即槍決和注射(毒藥)。其目的也是盡量減少死刑犯的痛苦,避免殘忍的執行場面。
2.執行的時間要合理
在我國,死刑執行不是在判決之日,而是必須由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并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執行死刑的命令后7日內執行。之所以對死刑的期限作如此嚴格的規定,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死刑犯因長時間靜坐待斃而造成精神的巨大痛苦,以減少死刑的不人道的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避免罪犯利用死刑執行前時間上較長的間隙自殺、逃跑,或盡可能使罪犯不致再危害社會。
3.執行死刑要公開,但不要示眾
將執行死刑公布于眾,主要是讓人們知道犯罪人受到罪有應得的懲罰,加強死刑的一般預防效果,如果將執行的死刑的恐怖場面示眾,則有侮辱犯罪人的人格,使死刑的執行不人道。
4.尸體處理要人道。
執行死刑后,交付執行死刑的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罪犯的家屬,在限期內領取罪犯的尸體或骨灰。如果罪犯同意捐獻或許可有償利用尸體或身體器官,則有關單位或醫務人員要人道地解剖尸體和摘取器官。
看完上文的內容后,相信各位都比較清楚死刑犯都有哪些待遇了吧,包括執行死刑的方式要簡單化,盡量減少死刑犯的痛苦,執行的時間要合理等四種。希望律霸小編帶來的內容,能為您提供一些幫助。更多這方面的知識,你可以上律霸相關欄目進行深入了解。
死緩的都能減刑嗎,死緩與死刑有什么區別
?
死刑立即執行程序有哪些
?
死刑復核程序的方式是什么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供是什么,翻供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2021-02-07法律咨詢費用怎么收取
2021-02-23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非直系親屬能贈予嗎
2021-01-07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違約方以公文形式解除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沒結婚但一起生活有繼承權嗎
2020-11-21一位老人去世后留下的房產如何繼承
2021-03-23村委集資房發的綠本是什么
2021-01-14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純勞務分包給個人是否合法
2020-12-05人壽保險受益人怎樣指定
2020-11-24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出險時保險公司應賠多少錢
2020-12-02保險公司是否應被追加為被告
2021-02-25不想再續保養老保險可以退嗎
2020-12-11車子被撞對方全責,保險公司不賠應該怎么辦
2020-12-02如何挑選合適的保險代理人
2020-12-09保險問答:孕婦能不能投保?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