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察院不批捕公安改監視居住合法嗎
合法。
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一條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
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人民檢察院不批準逮捕的,公安機關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釋放,并且將執行情況及時通知人民檢察院。對于需要繼續偵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依法取保候審或者監視居住。
監視居住最長時間是多久
最長六個月。
《刑事訴訟法》
第七十九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審最長不得超過十二個月,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六個月。
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間,不得中斷對案件的偵查、起訴和審理。對于發現不應當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期限屆滿的,應當及時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解除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應當及時通知被取保候審、監視居住人和有關單位。
不批捕也不是必然監視居住,也可能取保候審,需要看具體情形,強制措施變更適用那一條,還需要結合變更的原因,強制措施的變更規定有下面兩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九十三條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檢察院仍應當對羈押的必要性進行審查。對不需要繼續羈押的,應當建議予以釋放或者變更強制措施。有關機關應當在十日以內將處理情況通知人民檢察院。
第九十四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如果發現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強制措施不當的,應當及時撤銷或者變更。公安機關釋放被逮捕的人或者變更逮捕措施的,應當通知原批準的人民檢察院。
監視居住是相對于逮捕以及拘留等強制措施里面,處罰程度相對較輕的一種處罰措施,如果犯罪嫌疑人犯有嚴重的疾病,或者是孕婦,哺育有7個月以下小孩等,監視居住不至于發生社會的危害性的,是可以監視居住的。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條件有哪些
指定居所監視居住賠償的規定有哪些?
指定住所監視居住多長時間解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海里禁止排放的物體種類有哪些
2021-01-12財政部門作為出資人的主要職責有哪些
2021-03-07民航行政機關行政賠償方式
2021-02-14黨員受刑法處罰是否都要開除黨籍
2021-02-20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彩禮錢是否需要返還給男方
2020-11-25父親被判刑,家人可以申請低保嗎
2021-01-19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法定繼承的繼承順序是什么 法定繼承時遺產如何分配
2021-01-24在建工程能為第三方辦抵押嗎
2021-02-28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如何申請限制出境
2021-02-09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建筑工程的概念是什么
2021-03-10因工致亡應該怎么賠償
2020-12-24員工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2-28產品責任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5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保險公司歡迎強三險 經常肇事者須付高額保費
2020-11-23簽了保險合同什么情況可以解除
2020-12-17